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教育   6090篇
科学研究   875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497篇
综合类   307篇
文化理论   40篇
信息传播   47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840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583篇
  2011年   684篇
  2010年   571篇
  2009年   568篇
  2008年   699篇
  2007年   531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论“曰”、“言”、“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曰"、"言"和"说"所具有的"说话"这一基本词义入手,主要从四方面出发:阐释三者的起源;总结三者在语义和使用方面的区别;统计历代文献中"曰"、"言"、"说"的使用情况,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陈述三者在使用上逐渐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2.
陈璇  陈静 《海外英语》2011,(3):94-96
内隐学习理论是第二外语习得过程中一个重要理论。《秘书专业英语》是高校文秘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该文试图探讨如何将内隐学习理论应用到《秘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从而提高《秘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涉外秘书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43.
内隐学习理论之总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妮 《华章》2011,(25)
内隐学习是由美国学者Reber在1967年的论文中首次提出来的,其含义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无意识地获得知识的过程.自内隐学习提出以来很多的研究者都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理论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内隐学习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旨在梳理内隐学习这一理论的产生以及发展,希望能为广大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4.
由于近几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题难度越来越大,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提升,同时又不增加学生的学生负担。下面通过笔者对教学中采用内隐学习的相关理论来破解学生能力提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5.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大多是由提问来完成的.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体会,而学生则可以通过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对自己的启发更深刻地理解课堂内容.  相似文献   
146.
八、前置胎盘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子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位,称为前置胎盘。前置胎盘可分为四种: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完全盖住子宫颈内口。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盖住部分子宫颈内口。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  相似文献   
147.
冯梦龙的"三言"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力作,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市民阶级的情感和意识,其中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也是该部作品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特色。本文分别从红、绿、黑、灰四个角度多元解读"三言"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48.
赵翼在《陔馀丛考》中有关六言诗的评价可谓触及六言诗发展的实质问题。本文通过解读赵翼关于六言诗的一些观点。例如,赵翼认为六言诗的起源不始于谷永,偏爱王维的六言绝句,并认为六言诗没能兴盛是因为“其虽工但非天地自然之音节”,结合赵翼的诗学理论,客观分析上述观点。与此同时。试对六言诗的发展和最终没能繁荣的原因做一个粗浅探究。  相似文献   
149.
以福贵这个典型人物为切入点研究底层百姓如何承受苦难,在面对苦难时能勇敢地活着的内蕴的力量。以他的日常生活和悲欢离合揭示普遍性的苦难:人活着要面临各种不可预知的苦难,活着是非常不容易的。探讨他的苦难意识和生命意识,他面对苦难命运时的做法——"活着"。  相似文献   
150.
鲁迅的小说《幸福的家庭》以讽刺的笔法试图惊醒当时那些正"做着好梦的青年",鲁迅对他们不仅有嘲弄更有深切的同情。本文从叙事学的叙事空间不与第三人称内聚焦叙述两方面,探讨《幸福的家庭》深沉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