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8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11.
东汉末军阀和北洋军阀作为雄霸一方的武装集团,它们在产生的经济基础、从事的军事割据活动、进行的政治活动及目标、造成的历史作用及影响等方面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12.
邮票资料     
《集邮博览》2014,(7):95-96
正《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纪念邮票发行时间:2014年6月16日志号:2014-12图序:(1-1)J图名: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面值:1.20元邮票规格:50mm×30mm齿孔度数:13度整张枚数:16枚整张规格:240mm×150mm版别:胶雕套印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设计者:李群、陈旭升  相似文献   
113.
成都民国公馆不仅仅体现了那个时代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也体现了中西建筑中西思潮的碰撞和融合,是值得我们保护和研究利用的。本文将从成都民国公馆的形式特点、馆主的身份背景以及民国阶层上升来探析成都民国公馆的军阀特色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14.
祖远 《湖北档案》2010,(1):76-77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两广军阀乘机倒蒋。12月,蒋介石被迫下野,由林森代理国民政府主席。不到3个月,蒋介石东山再起,两人矛盾日趋尖锐。1939年6月,林森借口“难耐山城酷热”,离开重庆,遁迹峨眉山洪椿坪。  相似文献   
115.
白纸的传奇     
大约在我出生前一年,父亲到上海谋职。那时上海由一位军阀占据,军阀下面有个处长是我们临沂同乡,经由他推荐,父亲做了那个军阀的秘书。  相似文献   
116.
北洋时期军阀割据,国家出现"五代"式分裂局面。为结束分裂,皖、直两系军阀在控制中央政权期间极力推进武力统一,先后发动多次旨在建立统一国家的战争,均归失败。从军事立场观察,直、皖军阀从事的战争十分"另类":参战各方的战争指导思想与作战方式多不符合现代军事学的理论与普遍实践;战争基本是在双方有生力量并未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就"决出胜负";飞机、大炮等现代武器在战场上作用受限;更有甚者,号称现代战争,但真枪实弹的"武斗"并不激烈,战争持续时间及空间范围均十分有限,参战各方似更乐于"文斗",但"文斗"内容却高度同质化,难以让人明白究竟为何而战。以如此"另类"的战争手段寻求国家"统一",无异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17.
我学生时期所受的文化训练,使我对军阀向无好感。有一天,我在文海里偶拾一点文字碎片,说某年某月的一天,大概是祭孔的日子吧,张作霖脱去戎装,换上长袍马褂,跑到辖区各个学校,给老师们打躬作揖,说自己没什么文化,教育下一代,全靠诸位老师辛苦了。别看是只言片语,却从此让我对军阀另眼相看。虽然不是对所有的军阀都有此好感,  相似文献   
118.
曾国藩创建湘军对于近代军阀制度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从"军阀"分析的视角探讨湘军组织的原则、方式和中枢,深入揭示了湘军组织聚合性与离散性相互交错的特点。这一组织制度因其封建性、宗法性和落后性而最终实现了对自身和中央集权的否定,为近代军阀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制度诱因。  相似文献   
119.
以往大多数涉及冯玉祥的研究成果中,通常会忽视冯玉祥是否军阀的事实。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冯玉祥当时虽然有军阀的身份,但他不同于一般的军阀,他发动的北京政变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军阀政变。  相似文献   
120.
<京报>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一份著名的大报,为日报,对开4版,由邵飘萍于1918年10月5日在北京创办.<京报>问世一个月后,销量从300多份上升到4000份.<京报>之所以有这样的业绩,是因为它与时代紧密结合,着重报道和评述政局、战事,讲求新闻时效和真实性,崇尚真理,反对军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