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8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大革命运动北方战场的形成是国内形势发展和冯玉祥思想转变的结果。北方战场包括陕西战场、河南战场,国民军在五原誓师以前与直、奉军阀的斗争不是北方战场的组成部分。北方战场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南方战场局部失败的不利影响和冯玉祥的军阀思想。北方战场对大革命运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2.
李杰 《现代语文》2008,(3):84-85
自西汉至东汉建安以来,战争频仍,军阀混战,政权交互更替,社会生产力屡遭破坏.妇女在恢复生产和发展人口等方面的作用日显重要,女性社会地位随之提高,其自主意识和生命意识逐渐觉醒.<孔雀东南飞>中,从女性的生命自觉探讨刘兰芝的择死殉情,可窥见这一爱情悲剧的时代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3.
邵飘萍的死因,目前有很多说法,比较流行的是因为“宣传赤化”,支持国民军等比较正面的原因,另一种是因乱章津贴,报格有缺等负面原因。前者是根据当时军阀处置邵飘萍时罗列的罪名,以及根据《京报》报道分析得出;后者是最近学者根据当年报人回忆进行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4.
十三太保一语,来自唐末。相传唐朝末年,军阀李克用曾收了十三个义子,将这十三个义子都封为太保。从此以后,人们对某些大人物的一些亲信下属往往喜欢冠十三太保称呼。如复兴社十三太保等等。  相似文献   
185.
刘波  刘丽萍 《新高考》2007,(2):22-25
【考点引领】失败评价{原因{客观主观{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意义教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作用  相似文献   
186.
张建军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1):10-14,25
北京政府时期,不少省区、军队先后在北京设立常驻机构,由其作为在京代理人和联络员,为本派系谋求军政利益。各地驻京机构并非依照某一特定法律而设,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其置废时间多不可考。其职员不仅有自本地新派者,而且也有指派在京城任职者充任的。袁世凯时期,某些省区在京开始派设办事人员。1917年护法运动起,各省北洋系督军及一些南方军头纷纷在北京城内设立办事处。1920年代起,作战部队和各省镇守使也起而效之。张作霖时代,中央政府试图整顿和统一所属各省区、军队驻京机关。北京政府的很快覆亡,终使得各办事处不散而散。  相似文献   
187.
新桂系与东北军的关系一向比较友善,他们在重在问题下相互寻求支持,相互借鉴,在现代史上曾有过三次“合作”。  相似文献   
188.
本文论述了梁启超与皖系军阀的关系,分析了梁启超与段皖亲密合作的原因,总结了梁启超与皖系军阀政治斗争的经验教训。梁启超从拥段到反段的活动,对当时的政局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近代中国导演了一幕联系军阀实现其宪政理想的历史话剧。梁启超失败的历史悲剧,再次揭示了改良主义行不通,资产阶级立宪政治不适合中国的历史真理  相似文献   
189.
论清末民初的“尚武”之风对川阀混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废科举,行“新政”。逐渐兴起尚武之风,中国每年派往日本留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习军事。而川籍学生占了相当多的比例。回国后以习武为进身之阶.掌握了军权的川籍军人在四川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政治背景下。遂演成民国时期的四川军阀混战。  相似文献   
190.
孙殿英屯垦青海问题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殿英屯垦青海问题,表面上看是本世纪30年代“开发西北”思潮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实际上在“屯垦”名义下,国民政府和孙殿英各有打算,国民政府以孙殿英屯垦青海问题来试探回族军阀,并由此初步确立了在西北农依重回族军阀的政策,正是国民政府在孙殿英屯垦青海问题上的投机性政策,导致了西北历史上振动一时的“孙马大战”,与此同时也宣告了孙殿英图据西北计划的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