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310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华中农业大学是培养农业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的农业人才不仅仅要"上天",更要"下地",华中农业大学围绕农业特色和学科优势,逐步探索了"三早"+"三田"的特色实践育人模式。本文主要系统介绍三田实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及考核指标,提出三田实践存在的问题。建议对"三田实习"进行课程时间调整、田间布局合理规划、田间集中备课、试验设置、调查指标及考核指标标准化等一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152.
从充分认识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以"人人都可以成才"理念,提出了农学专业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3.
为提高农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结合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点,研究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模型构建,以期通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能够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4.
王坤河 《大观周刊》2013,(6):133-133
十二五”规划中.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十大任务对农业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综合素、实践能力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在多年的专业课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深入课堂听常规课、研究课和优质课等.尽管每一次都令人振奋.但也都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尤其是专业课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失误.不同程度地冲淡了教学效果。下面浅谈我个人的理解.和大家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155.
高校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化时代,在校生产实践环节表现出来的吃苦精神堪忧。本文分析了在校大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并就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同时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6.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各行各业想取得长足的发展都需不断的进行创新。对于职高农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如何能够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让农学专业学生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更好更快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学生的课堂、课外、生活实践的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对农学类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变现有的农学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摆在农学类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面前的主要课题。本文在分析了目前我国农学类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研究生考试方式、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改革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等六个方面探讨了研究生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8.
农学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农学类本科教育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改革经验,归纳了农学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特色和做法,提出了深入探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9.
通过对农学专业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课程与职业、岗位对接的分析,重点围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岗位技能为主体这三个核心,分别从企业课程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设置,创新教学方法的开展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这门企业课程进行了教学探索与实践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0.
甲午战争之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着手翻译农学著作。这一转变与晚清传统农业面临的困境、有识之士的呼吁、朝野上下自强的呼声有关。翻译馆共译介了10部农学著作,均为欧美国家较有影响的著作,向时人介绍了近代西方农业的发展成果及较为实用的农学知识。这些著作的译介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在一定程度上被寄予了政治改革的期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