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盛丽 《新闻世界》2022,(6):72-76
作为一家工会媒体,《劳动午报》在报道策划上,既兼顾都市媒体的特色,也结合自己的定位找到侧重点。这一点在体育赛事策划报道上也得到充分体现。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策划报道中,《劳动午报》通过推出《冬奥特刊》、组织主题采访、进行系列报道、制作短视频和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消息等方式,使得对于这项世界级体育盛会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也充分凸显了工会媒体的“工”字特色。  相似文献   
12.
北京冬奥会创造出了丰厚的冬奥遗产,对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性改革做出了积极回应。体育遗产作为北京冬奥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北京市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北京市冬奥体育遗产的概念、愿景及成果进行探讨,旨在探究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北京市冬奥体育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北京市体育遗产可持续性愿景,并深度分析北京市冬奥体育遗产实现过程中对北京冰雪运动发展产生的现实效益。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北京市冬奥体育遗产注入了长期发展动力,助力北京市冬奥体育遗产的动态化发展,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场馆设施可持续利用、冰雪赛事筹办能力和冰雪人才队伍培养5个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有效促进了北京市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学视角,从事件-过程的系统性考察和行动主体视角出发对北京冬奥会后期效应与东北冰雪产业振兴逻辑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北京冬奥会期间,基于国家的政策制定、组织实践与个体的政策认知、文化表达和价值认同的高度一致性,民众实现了在认知、行为和意义层面上的冰雪文化启蒙。后冬奥时代,兴趣与动机激励是实现从具身体验到惯习行为的关键。以冰雪参与旅游为主体的消费阶层的培育和形成,是冰雪文化产业走向成熟、稳定的标志。(2)由媒介营造的奥运喧嚣视觉景观,促使冠军和金牌经历了解码和编码的再生产过程,喧嚣过后,后冬奥时代集体意识与个体认知的秩序将面临重建。平衡集体意识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使“网红”变为“长红”将是赓续冬奥效应的关键。(3)东北所拥有的资源、人才和区域优势为纾解北京冬奥会的后续效应提供了可能,由于冰雪文化的参与存在社会阶层和经济资本等价值属性,因此在个体参与的行为选择上呈现出“选择性亲和”和“选择性疏离”的理论指向。(4)深耕冰雪旅游的内容与产品,实现冰雪旅游产业的优化供给,建立以冰雪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工具的治理模式,实现“旅游+”的发展,是后冬奥时代发展东北冰雪旅游产业的关键。需要我们从本质上构建文化涵养制度、制度决定观念、观念体现价值、价值决定行为的逻辑递进和循环关系。  相似文献   
14.
北京冬奥会成为中国围绕冬奥平台展开外交、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建设和谐合作国际大家庭的闪光点。“冬奥外交”是新中国体育外交的赓续与发展。新中国体育外交生动反映了在新中国赢得生存、谋求发展和走向强大的连续过程中体育外交在维护国家主权、展示国家形象、构建命运共同体中的卓越贡献。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持国际国内一盘棋,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关系的建立,始终坚持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参与国际体育治理,新中国体育外交促进中国外交实现了服务发展的使命。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将践行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体育外交制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球体育公共产品,影响国际体育规范、主动推进全球体育治理,创新体育外交体系、探索建设体育外交学新学科。  相似文献   
15.
2021年12月4日至5日,“相约北京”2021/2022国际雪联北欧两项洲际杯和跳台滑雪洲际杯比赛在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举办,我院教师贾京任冬奥组委体育部北欧两项、跳台滑雪项目竞赛主任,冰雪运动系、外语系共50余名师生分别作为北京冬奥组委选派的P2人员、NTO、志愿者和C类工作人员参与到此次赛事当中。学院在服务冬奥、宣传冬奥、打造冰雪人才培养排头兵方面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冬奥遗产”的形成和演变经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对“冬奥遗产”初创期(1924—1945年)进行探讨。通过对“冬奥遗产”初创期进行分析,力图为完善“奥运遗产”理论体系,以及“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理论探索。“冬奥遗产”是冬奥会为举办国或地区、举办城市和奥林匹克运动所产生或加速产生的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长期利益。“冬奥遗产”初创期既形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遗产”、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制度“遗产”、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遗产”,也在举办国及举办城市形成了体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遗产”。“冬奥遗产”初创期的“遗产”亮点体现在:第1届冬奥会的诞生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遗产”具有特殊作用。“冬奥遗产”初创期的“遗产”发展难点在于:国际奥委会、冬奥会举办国及举办城市既存在来自冬奥会内在影响因素的挑战(冬季运动普及程度、奥林匹克运动普及程度),也存在来自冬奥会外在影响因素的挑战(经济、政治时局、战争、节候、科技)。结果表明:在“冬奥遗产”初创期,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大家庭”虽然对“冬奥遗产”的认识和实践是浅显和模糊的,但客观上“冬奥遗产”已经开始了初期的积累。“冬奥遗产”初创期是“冬奥遗产”发展的第一步,对后续“冬奥遗产”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22年1月4日,在距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30天之际,来自北京市16个区的200多位中小学音体美骨干教师齐聚北京教育学院报告厅,参加“冬奥再圆梦一起向未来”--北京教育学院迎冬奥倒计时30天体育文化论坛。整个活动分为圆梦新时代、畅论冰雪梦、健身迎冬奥三个环节,活动现场充满着冬奥的元素、冬奥的气息、冬奥的激情。  相似文献   
18.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北京市创造出了诸多有益的冬奥社会遗产,成功带动了北京市社会文明的进步。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探讨北京市冬奥社会遗产的概念内涵,梳理北京市冬奥社会遗产的发展愿景,分析北京市冬奥社会遗产愿景实现过程中产生的现实效益。研究表明:北京市冬奥社会遗产蕴含丰富的奥林匹克思想内涵,以人为本是北京市冬奥社会遗产创造与治理的根本理念,促进社会文明全面进步是北京市冬奥社会遗产的使命担当;北京市冬奥社会遗产发展愿景包括深化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提振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助推残疾人事业纵深发展和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总体来看,目前北京市冬奥社会遗产已取得诸多积极的现实效益,即北京市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得以巩固与拓展,志愿服务事业实现质量和数量双提升,残疾人事业取得综合性全面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获得新提高等。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阐释北京冬奥精神时代性的三重向度。时代性标识:标识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时代性注解:胸怀大局的时代担当、自信开放的时代视野、迎难而上的时代力量、追求卓越的时代品格、共创未来的时代情怀。时代进程:为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拓展视域、蓄积能力、强化动力、提供实力、创造机遇。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探索后冬奥时期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机遇与现实困境,并提出建设路径。机遇:区域优势奠定基础、产业环境逐步优化、冬奥遗产多维普惠、政策支撑不断夯实。困境:跨区共建机制羸弱,政策协同机制滞后;产业融合渗透不足,新兴产业元素缺失;公共服务设施滞后,基础配套设施不足;专业人才队伍匮乏,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建设路径:深化区域共建机制,完善政策协同机制;促进产业融合渗透,注入新兴产业元素;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强化配套基础设施;加速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