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冯梦龙是中国第一位通俗文学的编辑家、研究家与理论家。他从1621年至1627年分别改编出版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俗称“三言”。从18世纪法国耶稣会士第一次将其传播到西方以后就引起许多西方汉学家的关注与研究。为了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并满足教学需要,俄国汉学家也对“三言”故事进行了选译,所选取的多为在中国流行并符合俄国人审美趣味的故事。20世纪以前的“三言”俄语译本故事大多是转译自英语或法语,译者多为无名氏。从20世纪开始,俄国汉学家将“三言”故事从汉语直接翻译成俄语,译文的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从文献学和文学史的角度了解“三言”在俄苏的传播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在我国古代李白再塑史上,是一篇堪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集李白传说故事之大成的力作;小说集中展现了李白超常的才华、酷爱自由的个性、蔑视权势小人的傲骨和淋漓酣畅的诗酒精神,同时,小说也在社会政治的层面上展现了-个关心时政、为民做主具有鉴识的李白,这是一个明人理想中的李白,在李白再塑史上具有新意;从整个李白再塑史来考察,小说基本上对李白形象的再塑起到大体定型的作用,此后的李白形象的塑造,虽每个时代不乏自己的时代印痕,但总的来看,已趋向一致,没有更多突破性的出新;小说对李白的再塑,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均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人们对李白的解读,透露了明代人解读的特定文化背景和内蕴.  相似文献   
103.
巧合是文学创作中运用很广泛的一种艺术手法。巧合的运用能够影响人物性格的塑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冯梦龙和李渔代表了话本小说的两个巅峰,作品中都大量运用巧合这种艺术技巧。但在两位大家的笔下,巧合在其各自的创作中表现出不同。冯梦龙运用的巧合合乎日常生活的逻辑,李渔运用的巧合则带有"奇巧"的特点,出乎日常生活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冯梦龙的巧合多为教化服务,并且直接服务于他的教化思想。李渔的巧合则更多为了宣扬自己的人生哲学,当然李渔的作品中也有教化思想,只是他的巧合用于制造闹剧,将教化思想隐藏于闹剧之中。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冯梦龙<山歌>与"白茆山歌"的歌词结构等诸因素的分析,作者认为"白茆山歌"是对以冯梦龙<山歌>为代表的明清民歌的稳定继承.作者从历史文献和民间传承方式两方面论证了"白茆山歌"稳定继承<山歌>的潜在原因,探讨了<山歌>未记曲谱的可能性因素,进而认为尝试以"白茆山歌"的曲谱填入<山歌>的文词,不失为揣摩明末民歌风韵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的通俗文学大家,同时也是一位有着丰富编辑思想及实践的编辑巨匠。他的编辑实践成功的主要原因在其通过编辑手段,寓教于乐,从而实现图书的教化功能,这对当今的编辑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饮,待我与他对立在此。"(节选自明·冯梦龙编《广笑府》)  相似文献   
107.
目前学术界对冯梦龙"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专著稍有涉及,没有专门性研究;论文方面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有所成就,如文人与科举的关系、文人世俗化等,但缺乏系统性梳理。由于分类标准和研究对象的界定存在差异,对文人形象进行分类探讨、对文人群体作整体观照等研究仍然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08.
早期的话本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描写当时人的故事,自然离不开他们生活的环境,在《三言》中对当时有影响的经济繁荣的大城市的面貌进行了真实的描写.  相似文献   
109.
卜今 《兰台世界》2014,(9):69-70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的通俗文学大家,同时也是一位有着丰富编辑思想及实践的编辑巨匠。他的编辑实践成功的主要原因在其通过编辑手段,寓教于乐,从而实现图书的教化功能,这对当今的编辑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0.
《三教偶拈序》署名“东吴畸人七乐生”,此为冯梦龙之别号。《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结尾诗署别号“髯翁”,此为冯梦龙晚年所作小说中诗的别署。冯梦龙编撰的《智囊》辑录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其中不少写入《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中,两书对王阳明的评价也完全一致,这是冯梦龙作《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的重要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