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244篇
科学研究   10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8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胜 《电大教学》2002,(3):52-54,51
本文首先论述分析了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分析了计算机犯罪的现状并指出其日益泛滥的根源;接着从立法角度来探讨对计算机犯罪的打击,简单介绍了世界各国关于计算机犯罪的立法活动,着重分析了我国刑法规定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其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92.
邪教犯罪不是一般的有组织犯罪,而是对社会危害特别严重的有组织犯罪。邪教犯罪的危害与一般的有组织犯罪不同,它至少侵害了四种刑法法益:对其成员实行精神控制,非法限制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权;进行恐怖暴力活动,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制造故杀、自杀、自焚、自残事件,直接或间接地剥夺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疯狂的敛聚财物,侵犯他人的财产权。打击邪教犯罪,必须正确理解邪教犯罪的犯罪构成和有关的司法解释,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系,这样才能发挥刑法打击罪犯,保护社会利益的功效。  相似文献   
993.
体育新闻侵权是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引发的侵权行为.根据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在民事上体育新闻侵权可以分别定性为侵犯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专利权、商业秘密和商标专用权等类型.在刑法上主要涉及侮辱、诽谤罪,侵犯商业秘密罪以及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等犯罪类型.体育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应该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成年人的生活成长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也面临着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的严峻现实。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发展规律,对遏制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怎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5.
正当防卫是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刑法》中正当防卫问题的教学如何取得实效,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本文拟结合教学经验,对正当防卫问题教学方法特别是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6.
小平同志的法治思想是小平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远见卓识的刑法理论是小平法学思想的精髓。本文拟就邓小平同志刑法思想的形成背景、小平刑法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特点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7.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公民个人信息存在安全问题,导致人们的隐私受到威胁.对此我们要尽快对公民个人信息作出准确界定,并增设新的规定范围,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规定,才能让公民权益得到有力维护.本文首先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刑法保护实践中面临的困境,最后总结了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  相似文献   
998.
邢法的“准”立法是指在特别型法中,将与刊法分则中罪名相类似的或变相的罪犯现象归入其罪的立法行为。刊法的“准”立活适应了打击罪犯的现实需要,解决了诸如打击不力,无法可依等众多问题,但应该看到,准立法本身地具有不可避免的弊端,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准“立法,把握“准”立法。  相似文献   
999.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存在缺乏公正性、可操作性、刑种单一、单位犯罪直接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过于严厉等严重缺陷,因此,应当完善我国对单位犯罪处罚立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由于刑法谦抑性和犯罪社会危害性评价的共性,判断某一民事违法行为是否为犯罪行为除了社会危害性程度判断标准外,立法者还要衡量多种因素,如国家需要、法制文明、刑法成本、社会效益等因素。民事违法的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的社会危害性在量不完全是一个递进的关系,而带有一定交叉关系,也就是刑民分界关系并非非此即彼。对于一个民事违法行为在刑法上被评价为犯罪行为后,并不能因此在逻辑上推断其丧失了民法上的评价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