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5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考试如此多焦,引无数考生竞折腰。现在,考试总不被学生们当成好事,其实,用心去感悟它,还真受益匪浅呢。  相似文献   
122.
王冬梅 《学语文》2010,(6):34-35
刘禹锡的乐府诗序共六篇.分别为《竹枝词引》、《插田歌引》、《泰娘歌引》、《九华山歌引》、《采菱行序》、《淮阴行五首引》。这六篇诗序内容不同,可以看作是刘禹锡乐府创作的理论指导。将这六篇诗序的内容综合,归纳,可以看出刘禹锡大量创作乐府诗歌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23.
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先后被贬至朗州、连州、夔州、和州四地。其中在后三州任刺史期间,刘禹锡秉承永贞革新的政治主张,在削弱藩镇力量,整顿吏治,任用人才等方面都做了思考,能看出其虽身处远地,仍心系中央朝廷。在地方任刺史时,刘禹锡深入了解民风民俗,其贬谪时期的诗歌创作、文章奏议中表现出的文化认同,可以看做是在岭南巴蜀等地维系世道人心的有力手段。探究刘禹锡在连、夔、和三州的政治努力,可以深入认识刘禹锡的政治思想以及其蹈道心一,俟时志坚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24.
从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一个句子提出问题,详细分析了"素琴"与"丝竹"的文学文化内涵及其区别,运用大量古代诗文作为例证,以期说明刘禹锡为何厚此薄彼,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文意,更好地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25.
第一次读《黄河的主人》,就被深深地震撼了。李白有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刘禹锡也写道:“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谁,能征服奔腾咆哮的黄河,成为它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6.
通过实验小组形式,笔者组织学生以《刘禹锡竹枝词创作主旨探析》为题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性学习尝试,从刘氏《竹枝词》文献入手,结合其与屈原《九歌》的关系,再参考汉唐间诸多文人对屈原的评价,来深入探析《竹枝词》的创作成因及其主旨。通过这一学习实践过程,肯定了研究性学习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7.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主张,他有着自己的理解,这就使他的散文创作在古文运动的大环境下具有了得与失的意义。刘禹锡现存厅壁记共八篇,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出了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因此本文以刘禹锡的厅壁记为例来探讨刘禹锡散文创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28.
《集宁师专学报》2014,(1):14-17
中唐诗人刘禹锡蹇厄多舛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情感内涵的悲剧性,再与之"诗豪"的个性及文学自身因素相融合,必然促成梦得式的对悱恻情感的追求及对忧怨心境的表达。诗人的情感与心境会浸润到其七绝诗歌的创作中,而虚词是其在七绝诗创作中所精心灌注的情感"内蕴"与心境"内核"。因而,虚词与刘禹锡七绝诗作中所体现出的丰沛曲折的情感与细腻含蓄的心境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9.
白雁 《文化交流》2008,(6):69-71
一千多年,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途经南京乌衣巷,留下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千古名句.诗中的"谢"指的便是曾经在浙江上虞"东山再起"的东晋宰相谢安.从东晋到中唐,400年问沧桑巨变,谢氏家族的显赫早已荡然无存,他们曾经居住过的乌衣巷也成了平民百姓的居所.时光如此无情,难怪涛人要感慨万分了.……  相似文献   
130.
本文从政治理想、文学创作和人生知己几方面论述了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关系。文中反映了中唐时期两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卓越贡献,以及他们战斗的生活情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