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天主实义》基于天主教之天主论批评了佛道所谓的空无宇宙论,以及佛教的“我”或佛观念,由于对佛道的基本态度是“易”,致使《天主实义》的天佛(道)对话表现出否定的性质。尽管如此,对话也揭示了中西两种宗教思想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22.
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描述了明代司法制度的部分事实,展示了它的种种弊端,表现在:皇帝拥有最高司法权和决断权,刑部不过是维护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司法官吏的主观随意性常在判案中起决定作用;贿赂在判案中盛行;法律允许在庭审中使用刑罚,对犯谋逆罪者处以酷刑等等。明代司法制度的种种弊端除了法纪本身的不健全外,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权力的高度集中。  相似文献   
123.
利玛窦作为首先进入明朝首都的西方传教士,通过获得在北京的居留权、与明朝政府官员广泛交游、中文著译和西文记述、传播天主教等活动,帮助天主教在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推动了天主教在中国内地的传播,并使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4.
提及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年),我们都知道他来中国后通过翻译《几何原本》给我国传入了流行于欧洲近两千年的欧氏几何。其实,利玛窦不仅在中国传入了几何,而且也传入了其他一些科技知识,比如说关于地图的知识。1602年,利玛窦和李之藻(1565-1630年)在北京共同绘制了一幅大型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相似文献   
125.
“西学东渐”的代表人物利玛窦,曾将中国的科举功名视同于西方学位。基于此,有人视“中国是学位制度的故乡”。这当然多有偏颇。但是,对立论者又将利玛窦的看法斥为“误读”,并以西方现代学位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的殊异作为论据。如此似又有失公允。其实,欧洲中古的学位与中国明代的科举功名,形式类同和精神暗合之处相对为多。再者,利玛窦为使“东学西渐”更为形象、便捷,如此类比也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26.
中西礼仪之争之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颁行了“领票传教”令:凡在华传教士均须领取朝廷的信票.声明永不返回欧洲.遵守利玛窦的规矩.顺从中国礼仪.方可留居中国。“凡遵守中国法度的,可领取内务府准予传教的印票”,否则“断不准在中国住,必还回去。”萧若瑟讲到“康熙皇上念各省传教神父,为数不少,难免无从新说之人,下令:命各省神父,其不从新说者.各领印票一张……执有此票,  相似文献   
127.
从整理辨析中西文献入手,在重建史实的基础上,历时性的考察徐光启与利玛窦相识订交之始末。认为两者间的西学交游对徐光启完成身份角色转变、构建西学知识体系、深化神学修养体验以及形成相关著述具有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8.
赵玉成 《上海教育》2012,(36):54-56
在上海诸多老校中,教会学校无疑占据了相当数量。比如今天的时代中学,作为上海市区唯一的一所公办寄宿制初中,谁能想到它的前身是一所由天主教所办的著名中学——圣芳济中学的总校。在这样一个充满浓郁西方天主教氛围的校名下,当年的圣芳济究境是怎样在中国办教育的呢?  相似文献   
129.
《收藏》2013,(2):114-117
16世纪末自利玛窦(1552~1610年)以来,西洋传教士即陆续前来中国,颇多任职皇宫,其往返的书信提及皇宫的情形虽多,但论及完整的游记则难求—二。兹介绍一位鲜为人知略带传奇性色彩的人物——清廷艺术家马国贤(图1),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0.
正一18世纪的中国在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步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从传统的意义来看,所谓"盛世",包括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权威秩序得以确认和强化,铲除地方割据势力,吏治相对清明;通过对外用兵拓展疆域、巩固边疆,加强边远少数民族对清朝的认同感、归附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士人在科举体制内获得对知识、权力的满足,异端情绪逐渐平息;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