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11093篇
科学研究   883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185篇
综合类   406篇
文化理论   309篇
信息传播   1019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951篇
  2022年   965篇
  2021年   950篇
  2020年   456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714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875篇
  2010年   665篇
  2009年   811篇
  2008年   1021篇
  2007年   784篇
  2006年   607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442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育人目标之一。然而,劳动习惯的内在结构十分复杂,只有明晰劳动习惯的形成机制,才能科学地培养儿童的劳动习惯。劳动习惯具备习惯的三个典型特点:重复的历史、自动化和在稳定的背景中出现。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于监测、评估劳动习惯的培养状况意义重大。在厘清劳动习惯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自动化、行为频率、积极性和认同)和8个二级指标的劳动习惯测量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3.
结合社会学情绪劳动的相关理论,通过对10位乡村初任教师的质性研究发现,宏观教育制度、区域社会期望、学校组织情境和组织文化等是影响乡村初任教师情绪劳动的重要因素。在教育教学情境中,乡村初任教师经常使用以学生为本的认知再评价、符合角色期望的表达抑制以及情境适宜下的自然情绪表露来调节情绪。为改善乡村初任教师情绪劳动问题,学校组织应充分发挥中坚作用,通过组织关怀和组织支持以及创设自由、合作的组织文化等途径增强乡村初任教师的积极情感体验和组织认同。  相似文献   
44.
在网络技术和媒介形式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探讨学术期刊编辑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劳动对重塑编辑专业身份和主体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编辑情感劳动所进行的身份建构,以及在身份建构的过程中完成职业价值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发挥构建分析框架,对25名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术期刊编辑在情感劳动中会遵循一定的职业情感规则,运用“深层表演”等情感劳动策略改善工作体验,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同时,情感劳动有助于学术期刊编辑职业价值的凸显和主体性的发挥。对学术期刊编辑情感劳动的深入审视,有助于打破人们对编辑情感“理所应当”的想象,同时启发人们思考如何推进编辑工作向前向好发展的能动性,给予编辑更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5.
促进中小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重要工作。基于中国江苏省2020年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及泛精确匹配法分析后发现,家务劳动习惯的培养是一种投入小、边际效益高的家庭教育,经常做家务劳动有助于学生在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上的全面发展,对未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均有着重大的意义。建议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6.
建党百年以来,劳动教育始终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之中。在这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劳动教育经历了从萌芽起步到探索推进、从稳步发展到创新飞跃的四个阶段。劳动教育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不衰,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党劳动教育发展的基石,是我国耕读文化的历史传承,且教育内涵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必须要注意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和协同性齐头并进,这就要求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必须坚持教育要素与时俱进,必须加快形成统筹共育合力,从而在新时代构筑起劳动教育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47.
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最为根本的特征,劳动教育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更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本文首先从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和培养学生思政核心素养的角度阐述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合的必要性,其次从学生、教师、教学、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提出现阶段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8.
延安时期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劳动育人的发展方向,开设相关主题课程,制定严格的劳动计划,高度重视生产劳动实践工作,克服物质困难,提升学生全方位技能,改造学员的思想,使其建立起和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促进青年身心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不断吸收和借鉴延安时期劳动育人的历史经验,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将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教师是一个从事着高强度情绪劳动的职业。研究采用半结构式的访谈法,对6位教师情绪劳动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在情绪劳动的两个维度、动机表现、策略选择方面突出了提升教师情绪劳动能力的重要性。为充分发挥教师情绪劳动的积极效应,教师可以通过转移注意策略、搜寻刺激情境信息、寻求情绪安慰等策略优化消极情绪,从而为教书育人注入健康情绪。  相似文献   
50.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劳动课程对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分别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保障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其理念。在课程功能方面,紧扣育人导向;在课程结构方面,聚焦实践主线;在课程内容方面,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在课程实施方面,倡导实践方式的多样化;在课程评价方面,注重评价的综合性;在课程保障方面,强化了课程实施的安全保障。新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理念,发挥着灵魂引领作用,形成了义务教育学段劳动课程设计的新思路,指导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的整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