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11093篇
科学研究   883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185篇
综合类   406篇
文化理论   309篇
信息传播   1019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951篇
  2022年   965篇
  2021年   950篇
  2020年   456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714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875篇
  2010年   665篇
  2009年   811篇
  2008年   1021篇
  2007年   784篇
  2006年   607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442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51.
52.
初中手工艺教学广泛存在于初中美术、劳动与技术等课程中。初中手工艺教学注重美学思想,重视创新思维和技术规范。文章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探究促进初中手工艺教学的策略,以引导学生热爱手工劳动、积极投入生活,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3.
学界对于劳动幸福权理论主要存在两点异议:劳动幸福的客观性与权利性。劳动幸福权理论是从“自觉且自由”的劳动去理解幸福的,劳动幸福不是指主观的劳动幸福感,而是指最高层次的幸福——自觉且自由的劳动。经济的社会形态,特别是资本经济的社会形态决定了劳动的二重性,即幸福与不幸福,又由于劳动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正义、行为正当的基础。因此,劳动的二重性必然要求劳动幸福成为一种权利,并且是最高的人权,实现劳动幸福权是每一个人不可剥夺的初始权利。劳动幸福权理论正是奠基于对幸福的自觉且自由和对劳动二重性的现实理解之上的。劳动幸福权理论具有价值与方法两种属性。其价值属性为超越资本主义社会价值体系,建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提供了指南,而其方法属性为我们剖析社会问题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54.
基于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对我国劳动教育发展滞缓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思索城乡劳动教育发展的可行路径,且用举例论证剖析城乡劳动场域联动有利于增加城乡劳动文化交流的机会,拓宽城乡发展劳动教育的渠道,促进城乡劳动主体的全面发展。并强调工厂、社区、农田和大棚作为具体实践方向的重要意义,以及在联动过程中分别突出其现代化、公益性、实践性和体验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55.
大力弘扬和培育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是构建技能型社会的精神向度。明晰了三种精神的内涵精髓;分析了弘扬和培育三种精神的时代价值,即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本质要求、有助于应对技能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能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提出了三种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路径,即政府应制定政策、全面保障,学校应更新理念、系统培育,企业要加强主体意识与责任担当,媒体应加强引导,家庭应注重培育。  相似文献   
56.
陈之喜 《天津教育》2021,(5):186-188
本文首先对"校园开心农场"的创设背景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围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促进学生丰富经验的积累以及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意识三个方面,分析了"校园开心农场"的教育意义;最后,从明确角色定位、保障内容质量以及活用教育方法三个角度入手,提出了"校园开心农场"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57.
王唱 《科教导刊》2022,(5):20-22
新时代继续推进高校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于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于高校,是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于个人,是促进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探寻当前高校劳动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明确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应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注重人工智能技术在劳动实践场域中的情境创设作用,发挥大众信息媒介正向引导作用,同时要注重形成全社会协同共育机制,以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8.
劳动教育正逐步回归其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成为新时代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如何有序地开展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重要研究课题。分析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从优化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环境、完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队伍建设、创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活动形式以及优化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等层面,探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9.
高校劳动教育守正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守意识形态本位的必然要求,是夯实我国劳动文化育人优势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守正创新,最根本的就是把坚守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优良传统与深化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模式、理念、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坚守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之正”,坚守劳动教育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价值之正”,坚守劳动“文化之正”,创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模式之“新”、理念之“新”、机制之“新”。“守正”与“创新”的统一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的根本之策。守正创新重在创新,要创新以“现代人格发展”为特征的劳动教育理念,创新以“体系化”为特征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以“塑造劳动信仰”为导向的劳动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60.
劳动精神是根植于劳动者内心深处并在其劳动活动中呈现出来的价值理念、精神气质、思维原则以及心理意识,为人的劳动活动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价值航标.以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为核心内容的新时代劳动精神作为一种崇高的劳动理念和价值主张,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历史性实践中获得了出场的深刻依据.培育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实现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