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43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82篇
综合类   38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一直以来,虽然学术界对孔子思想体系及其影响的研究颇多,但是却极少有人从民俗学的角度来透视孔子,对孔子的认识似存在视界上的死角。我们重视研究孔子的“礼”思想。也不能漠视孔子的“俗”思想以及它对中国民间传统习俗的浸润。不同的评论主体对民俗的内容和形式的评判及定性会有不同的结论,本文研究孔子仁礼思想体系下的民俗观。通过分析他的社会民俗观、文艺民俗观以及天命神话观等,解读孔子民俗观的人文原则与历史方法的运用。认识其对我国封建时代民俗观系统的形成所具有的奠基意义以及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信仰方式等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2.
张可 《沧州师专学报》2008,24(1):109-109
唐玄宗和仁明天皇被称为世界音乐史上的帝王之星,二人均是梨园第子中的行家里手,均能博采众长,融异族音律精萃,均不拘旧俗,求新思度,对本国音乐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3.
高等教育是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应该不断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笔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高等教育要借鉴和利用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智、勇修养方法,努力培养仁、智、勇三位一体的当代大学生立体化素质。  相似文献   
144.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中“道”指的是儒家的“仁义之道”,“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意思是“为……而死”。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这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的内涵。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孟子的“舍生而取义”正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的最佳注脚。  相似文献   
145.
"仁"词考辨     
本文采取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的方法,证之以前人注疏和文字构形规律,揭示了"仁"字与"仁"词在孔子之前就已出现,孔子"仁"的思想来源于前人,其"述而不作"符合实际情况,于中国思想史研究不无小补.  相似文献   
146.
上世纪五十年代,爱国报人曹聚仁活跃于海外华文媒体。1953年至1958年间,他在新加坡《南洋商报》任驻港特约记者期间,对台湾问题进行了观察与报道。特别是1956年后他经常来往两岸被视为国共两党密使后,在海外积极宣传中共关于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并以抢发独家新闻的方式,为大陆和平解放台湾释放了政治试探气球。总之,曹聚仁以海外报人和国共密使的双重身份,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7.
仁、礼、乐是整个儒家学说的核心,是儒家所奉行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观,对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者具有辩证关系,仁属于心理道德层次,礼属于伦理政治层次,乐属于艺术审美层次,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动态的大系统。从宏观角义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其各有优劣,未来的世界文明必然是东西方化互补。弘扬以儒学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8.
本文经过系统的考察,认为《左传》和《国语》中的"仁"观念是孔子"仁"学的直接思想来源。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左传》和《国语》已经开始了在"全德"的意义上使用"仁"的理论尝试,探索在众德之外寻找一个能够包容、涵盖众德的更高、更有普遍意义的"全德",从而为孔子"仁"学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准备,在方法论上也为孔子的"仁"学提供了经验、借鉴和理论突破的阶梯。孔子沿着《左传》和《国语》探索出的路子继续前进,对"仁"进行了关键性的提升,最终确立了"仁"之"全德"的地位,从而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学。  相似文献   
149.
暗示是日常交际中的一种说话技巧,指说话人不直接表明态度看法,而是间接地予以启发,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它既具婉约含蓄之美,又有出奇制胜之效,因而颇受人们喜爱。借此言彼巧开解著名作家曹聚仁在学校任教时,一天,看到一个学生坐在操场石凳上长吁短叹,就走过去询问原因。  相似文献   
150.
孔子的道德观主要是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它的核心是仁和礼。蕴于内,礼表于外,交相呼应,融为一体,他的道德观立足于信,信就成为他的仁,礼得以实现的保证。孔子道德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源,今天在全民学习贯彻“公民道德规范”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