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2篇
  免费   3篇
教育   1357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58篇
体育   190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2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开封位于华北大平原黄河冲积扇的西缘,地理条件极为优越,在开封建过都的共有7个朝代,向有“七朝都会”之称。尤其是在北宋时期,借助汴水漕运的有利条件,开封得到很大发展,在城市的布局、经商的方式、都市生活的面貌等方面,都比前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52.
郭锋 《济南大学学报》2005,15(5):F0003-F0003
刘培先生是近年来在辞赋研究界非常活跃的青年学者,他发表的一系列关于宋代辞赋的文章引起学术界对宋代辞赋的关注。新近由台湾万卷楼图书公司出版的刘培先生的专著《北宋初中期辞赋研究》(2004年10月,22万字)是他宋赋研究的深化与系统化的结晶。在学术著作呈泛滥之势的当今,这部著作相当出众,令人耳目一新。用一句来概括就是:一空依傍,自铸伟词。  相似文献   
153.
陈子龙是明末云间派最重要的词人。他的词师法南唐北宋,尤得秦观《淮海词》之神髓,可称有明词坛之殿军,并开启有清一代词风。  相似文献   
154.
西夏是我国西北党项族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对北宋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统治集团和一般文人对西夏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看法:1.视西夏为蕃臣属国,对它的乍叛乍服感到激愤;2.正视西夏的军事力量和国防压力,试图改变自身的弱点,克敌制胜;3.视西夏为弱小的“夷狄”,在文化、外交上歧视之。基于这三种看法,北宋朝野产生两种对西夏的态度:一是作为宗主大国、礼仪之邦不应与弱小叛臣或夷狄争一时之长短;二是西夏竟敢以蕞尔小国屡屡羞辱大宋,造成严重边患,故要求惩治的呼声很高,神宗朝以后愈益成为朝议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5.
怀揣各自的梦想.中国当代“文人士大夫”正在以书院的名义默契集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6.
常起 《收藏》2007,(6):126-126
2003年4月,上海博物馆出资450万美元从美国购回北宋祖刻《淳化阁帖》四卷(第四、六、七、八卷),并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引起碑帖学者与收藏者的兴趣和关注。近来仍有读者来电话、书信询问,辽宁省葫芦岛市的张先生还将自己珍藏30余年的《淳化阁帖》八卷复印寄来,并咨询有关此帖的刻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7.
季剑青 《东方文化》2002,(5):101-105
明清易代之际的巨大变革,带给士人以深刻的创伤体验。作为化载体的士大夫群体,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明代的制度、学术和历史进行反思。我在这里所关注的是“人”一词在当时语境中所具有的贬抑性含义、尽管在士大夫那里,“人”始终和“规模字句”“不务世事”等负面评价相关,  相似文献   
158.
儒学的危机引发了北宋学者的文化忧患意识,他们出于维护儒学权威、阐扬儒学价值的目的,对经道关系、汉唐经学以及儒家经典进行了重新审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们的尊儒、崇道、宗经等意识比汉唐儒者更为强烈;二是出于“卫道”的目的,对儒家经典进行了重新审视;三是在提倡经世务、重义理的同时,对汉唐经学进行了反思与批评。但是,北宋学者对儒家经典的新观察不是为了损害儒经的权威,而是为了强化经典与“圣人之道”对社会生活的支配作用,重建对经典、对儒学的信仰。他们虽然对汉唐传注之学有过激烈的批评,但并不否认传注对于理解儒家经典的重要性。北宋学者通过对传统经学的反思与批评,促进了经学变古和儒学革新,使儒家经学走出了汉学,构建了宋代经学的基本特征,为儒学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9.
行书     
费东宝 《上海集邮》2012,(11):14-16
行书,又称行押书,介于草书、正楷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没有正楷那样端正,偏重于楷书书写的称行楷,偏重于草书书写的谓行草。有口诀云:"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而重按,若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行书相传为东汉刘德升所创,以笔画简略、浓纤间书、字迹妍美、风流婉约而独步当时。钟繇、王羲之父子得其真髓并臻于完善,成为风霏一时的新书体。《兰亭序》(2010—11—1.2;1999鲁BK—  相似文献   
160.
王永林 《收藏》2012,(7):39-41
曾见某收藏类杂志2011年第1期上有一篇谈论清代中期画家戴熙的文章,名《清代画坛的"后起之秀"——戴熙山水画赏析》(下简称《赏析》),在论及戴熙(1801~1860年)钤于《琴言鹤听图》上的一印"与江南徐河阳郭同名"(图1)时,该文作者说:"据我所知,‘与江南徐河阳郭同名’落款印,在戴熙的画中少见,‘同名’不是说与徐郭这个人名字相同,而是指两人‘同’是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同’在这一年榜上有‘名’。"《赏析》一文作者这样的解释,笔者认为不妥。其实恰恰相反,戴熙此印文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