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461篇
科学研究   26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6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8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美国主日学校图书馆是十九世纪基督教传教活动的一种辅助设施,以向儿童进行宗教和伦理教化为主要目的。作为公共图书馆兴起以前重要的图书馆形态,其定位、功能与作用值得系统深入的研究。主日学校图书馆的创设始于19世纪初期,1850年左右成为美国提供宗教文献和儿童读物的主要渠道,其广泛建立和发展一直持续到1880年,之后日渐式微。主日学校图书馆藏书重点由宗教文献向通俗童书过渡;分类编目处于草创阶段,较为粗略;读者服务规章严格,以闭架借阅为主;率先向儿童免费开放,是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基石;培养儿童阅读习惯,促进了美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突破阶级、种族和性别壁垒,促进了公共图书馆民主、平等与包容等服务理念的形成;遍布美国各地,奠定了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表1。参考文献38。  相似文献   
32.
领域知识的生长演化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学界重点关注的主题。以网络科学思维探索知识生长过程中的关联关系涌现问题,能够对知识关联的生长模式与机制进行揭示。本研究提取知识关联关系累计44万余对,关联频度87万余次,共划分为11个时间窗口。在对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结构属性初步判识的基础上,对关联频度分布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从领域知识生长过程中的关联频度数量、关联频度占比、邻近窗口状态等方面,对知识关联关系及其频度进行跟踪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关联关系生长过程中,关联关系频度的分布符合幂律分布,且在领域知识发展的成熟期表现得更好。知识关联关系的生长过程具有频度层面的“富者更富”的属性,且主要遵循“择优强化”机制。尽管研究所使用的基于社会化标注系统的知识网络尚不足以囊括所有类型的知识网络,但是基于频度演化的知识关联关系涌现模式与机制,有助于促进知识网络、知识生长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于社交网络、传播网络、交通网络等研究不无裨益。图5。表4。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33.
数字人文的兴起引发了社会人文历史领域的广泛关注,海量的数据资源与新兴的数据分析技术为更高效和宏观地解决人文研究中长期存疑和讨论的主题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范式。尽管有关数字人文的合理性仍存在诸多争议,但是数据驱动下的跨领域人文计算在人文主义重构活动深度与广度上所展现出的高效性已经被大量项目与实践所证明。本文以宋代政治为例,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借助符号分析方法对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资料库”进行实证探索与可视化分析,结合已有的史学问题和相关观点,从宋代政治整体网络分布特征、核心人物的地位与结构拓扑以及不同时期宋代政治网络的时序政治关系演化模式三个层次,进行逐一分析与讨论,为研究宋代党争政治格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同时也展现了数字人文技术在人文历史领域研究中的可行性与巨大潜能。图8。表5。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34.
社会化阅读是伴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而产生的一种具有虚拟社区特点的全新阅读模式。为了全面揭示和解释社会化阅读用户的情感和行为,本文将组织行为学中的心理契约理论延展到社会化阅读虚拟社区,通过构建研究模型,采用焦点小组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探究了用户感知信息价值和感知社交价值对其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以及用户在社群化阅读的情境下心理契约遭到违背后所引发的退出、建言、忠诚和忽略行为。研究表明:①感知社交价值和感知信息价值与用户的心理契约违背之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对交易型和关系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心理契约影响有所差异;②社会化阅读用户的交易型心理契约违背与建言行为和忠诚行为均呈负向显著关系,但与忽略行为和退出行为并无显著关系;③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与建言行为和忠诚行为呈负向显著关系,与退出行为和忽略行为呈正向显著关系。图2。表6。参考文献 57。  相似文献   
35.
婴幼儿阅读推广活动作为关注孩子全面健康成长且融入多种阅读元素的早期参与式互动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并强化孩子学前读写的基本技能。考虑到当前的使用习惯和家长在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作用,0—3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共同成为婴幼儿阅读推广活动的受众。美国公共图书馆鼓励家长每天跟婴幼儿进行一起说、一起唱、一起读、一起写和一起玩的简单互动,并针对新生儿、婴儿、学步儿童/低幼儿童和幼儿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展不同形式的亲子阅读活动。纵观几个在美国覆盖面较为广泛的婴幼儿阅读活动项目,主要涉及多元智能理论、情绪智力与社会智力理论、孩子必备的七种生活技能、“脚手架”理论、认知发展论模式、主动学习教育法、有目的的玩儿、科学实验理论及聆听、喜欢、学习法等。建议充分发挥国内公共图书馆作为婴幼儿阅读推广活动最重要机构的作用,将常规性的婴幼儿亲子阅读推广活动项目纳入其中,培养并加强全社会从小阅读的习惯。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36.
文章借鉴比较教育学等学科理论,探讨中外图书馆学教育比较研究的问题、方法与使命等基本理论问题。在研究对象与问题方面,需要丰富比较国家选取的多样性,拓展比较的范畴和问题域,从现实困境中寻找研究课题,强化图书馆学教育史的比较研究,关注中外图书馆学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关涉“人”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与资料方面,除使用通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外,亟待采用新方法,注重借鉴其他比较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加强社会与文化层面的考察,以及对于档案等原始资料和一手数据的使用。在研究使命与取向上,中外图书馆学教育比较研究的主要使命在于探索图书馆学教育中外融合的路径,因此要坚持本土关照的研究取向,将反思与“互鉴”贯穿其中,创新和丰富研究模式,从经验借鉴走向理论生成,以期获得对学科教育发展路径的深层认知,为探寻学科教育未来走向提供行动知识,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57。   相似文献   
37.
新型科研范式下,科研模式的变革对高校科研人员的数据需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高校科研人员数据需求管理的影响因素,可为科研人员数据需求的有效引导与管理提供参考。本文通过焦点会议、个人访谈和网络数据获取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高校科研人员数据需求管理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到67项初始概念、24项范畴和8项主范畴。在此基础上逐步归纳提炼出由用户、服务、情境和技术4项维度组成的数据需求管理影响因素的USCT模型分析框架,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各项主范畴对数据需求管理的内在关联机制及作用关系。结果表明,用户个人特质、个性化服务以及任务情境对科研数据需求管理的影响最为直接;用户感知、知识服务、移动信息情境、技术应用以及技术匹配会对数据需求管理产生间接影响。图6。表3。参考文献49。  相似文献   
38.
在线百科词条中蕴含着海量的人物间关系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可以抽取出大规模社会网络,为数字人文和社会计算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以百度百科为例,首次对面向中文在线百科的大规模社会网络抽取进行探索,提出一种新的人物社会网络抽取方法。该方法利用排序学习综合多种特征计算人物关系权重,通过估计人物生存时空来发现人物间的时空耦合关系。由此,从百度百科中抽取出一个带权重的跨时空人物社会网络和一个时空耦合的人物网络。这两个人物网络具有良好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特性,并存在清晰的社区结构。最后,通过可视化分析展示了百科人物网络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的应用模式和应用价值。图8。表6。参考文献39。  相似文献   
39.
文章采用历史研究方法,从国际图书馆和图书馆学交流的角度,阐述中国图书馆学国际化和国际图书馆学中国化的发展变化历程,认为近一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发展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国际图书馆标准的中国化、国际信息技术的中国化和国际图书馆理念的中国化三个层面,建议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应该在国际上积极发出中国声音,宣传中国图书馆学思想,推广中国图书馆界的创新,共同促进全球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40.
本文首先对当前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学研究与实践中知识融合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分别从情报理念、情报采集、情报分析、情报服务四个方面梳理了情报学研究与实践中有关知识融合应用的特点。其次概述现有知识科学领域中知识融合研究与实践的内容,并按主要研究内容和特征将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基于代理的知识融合、基于模式的知识融合、基于机器学习的知识融合。最后,结合近年来的情报实践,提出了一个知识融合研究的总体框架,一方面对现有情报学研究和实践进行概括和总结,反映当前情报学的新进展、新特征,另一方面勾画出未来情报学的一种发展路径,从而推动情报学的发展。图1。表1。参考文献 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