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5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51.
本文介绍了英汉习语的不同类型和针对不同类型习语的不同翻译方法。整篇文章以英汉习语翻译为载体论述了尤金.奈达的翻译对等原则在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2.
电影片名是一件凝练的艺术精品.它是电影内容的眼睛,电影思想的灵魂.翻译影片名则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本文从语言学家约翰·卡特福德的语言翻译理论出发,对外国电影片名的翻译进行了分析、分类与总结.  相似文献   
53.
陈彦 《考试周刊》2010,(38):28-29
语境作为语言学最基础的概念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无论是在日常交际还是语际翻译中,语境对语义都起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深刻地理解源语语境所隐含的信息,才能对译入语的词义选择、表达方法、语言风格和文体形式作出正确的把握,取得较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54.
本文作者着重探讨了文学翻译中信的有限性。作者认为:1.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对原作内容的信优先于对原作形式的信;2.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始终更多地受到译语(往往是译者的母语)和译语文化的制约,影响到信的实现;3.译者本人的文体风格也始终会如影随形地与原作的风格相互参差、左右、渗透,影响了信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55.
“史官文化”的含义首先在于史官对中国文化的承担性,在中国,专制之所以能够成为“主义”,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礼”的支撑,一是“天理”的铺垫。礼与天理可以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两块基石。人们一般并不把君主看作是法律的象征,而是看作札的标志,所谓民本并不是以民为本位,而是以民为手段。在本位的意义上,民本的实质恰恰是君本.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华夷之辨这个问题,并对之作出深入思考的恐怕不是儒家,而是史家。  相似文献   
56.
杜佑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是对唐初民族政策的继承;安史之乱后,杜佑重新思索中央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主张"严夷夏之别",提出:"外而不内,疏而不戚,来则御之,去则备之"的边防政策,是对唐王朝所临困境的一种客观反映.  相似文献   
57.
《海南档案》2006,(4):44-45
在梁启超创立“中华民族”一词之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甚至连“民族”一词也没有使用过。习惯上所说的“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乃至外国人将中国称之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称谓。所谓“华夷”之辨、“夷夏之防”。集中反映的也是一种相时秩隘的朴素的种族意识。  相似文献   
58.
该文就被译语言到目标语言的翻译进行了论述和说明。并阐述了原作者的创作风格和译者翻译再创作的风格之间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59.
戴淑云 《考试周刊》2014,(90):20-21
汉语新词犹如一面镜子,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变化。英译时,只有明确其内涵意义,才能表达出此类词汇的实际意义。同时,应该通过各种策略传递汉语新词的"新"和"异"。  相似文献   
60.
朱碧荣 《文教资料》2014,(22):166-167
写评语是师生之间反馈交流写作信息及心灵进行碰撞、对话和沟通的方式。一则好的评语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传递有效信息,使学生得到启发和勉励。若评价不当,则不仅达不到批改的目的,而且有可能引起一些负面效应。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作文评语的对话窗口作用,催生学生写作的欲望,达到“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的作文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