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5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郭嵩焘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对中西文化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因而在对待西方文化上,他大胆否定了传统的“华夷之辨”,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强调学习西方应从科学技术上升到政治制度、人心风俗的层面上来全面学习,从而使其思想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文化取舍模式,开启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先河。  相似文献   
82.
文章结合对许渊冲先生提出的“新世纪的新译论”和特拉维夫派著名学者Evan-Zohar提出的“文学多元系统假说”的认识,提出翻译应忠实地再现原著,科学地传译文化。  相似文献   
83.
84.
文学名著的重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实例比较<奥赛罗>四个重译本中译语文化的介入,探讨了重译作品中四个译家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思想以及文学名著重译的翻译倾向,走上一条靠近原著源语文化即侧重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85.
中国古代民族文化教育政策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民族文化教育政策是指自先秦至清末主体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在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中所采取的策略。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一策略表现为以德厚夷、华夷一家、刑德并用、以夏变夷、夷汉一家等具有特质的形式。本文在对这些古代民族文化政策形式梳理的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把握这一现象.认为儒家学说的民族观是其理论基础,民族利益的调整是其动力,而对民族文化歧义的认识则是其制定和实施的根本原因。对中国古代民族文化教育政策的多元文化考察,对发展民族教育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6.
文章认为抽象的标准如“善译“和“化境“是不可实现的理想,与其取法不可实现的理想,毋宁提出切实具体的要求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  相似文献   
87.
英汉两种语言都追求音美、意美与形美,都是注重体现美感的语言。汉语在这三方面则体现得更为突出些。英汉互译时,在适当的条件下,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译语优势,体现其特色,增强其美感。  相似文献   
88.
"大一统"最初是《公羊传》阐发的一种儒家思想,后来司马迁在《史记》中弘扬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史学观,他在《史记》中运用大量历史事实诠释了"华夷有别""华夷同源""华夷一统"的民族"大一统"史观,对巩固历代统一政权、促进民族融合和维护国家一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9.
翻译的原则是忠实,翻译界常认为译本应该读起来不像译本、是原作者的原写作。从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忠实。翻译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对话,要求译语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  相似文献   
90.
清末,以刘师培为代表的革命派知识分子热衷于传播法国汉学家拉克伯里的"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所以如此,在于刘师培关注政治行动的学理依据,西方"一民族一国家"的近代民族观念为其"排满建国"理想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拉克伯里学说则提供了史实上的支持。不过刘氏对拉克伯里学说的接受,虽以具有西方近代特质的民族观念为支撑,但中国固有的"华夷之辨"的民族意识也深深浸染着他,从而使他的民族观念呈现中西交汇的特色。此一交汇具有内在的矛盾性,在当时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