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台湾学者南怀瑾说,道家是药店,平时人们是不会理会它的,但到了生病的时候却非找它不可.对山水自然,似乎也是这样.一般人附庸风雅,游山玩水,可能都只能自娱于"××到此一游"的境界,而未必真正从山水中解读出特别的含义.柳宗元却是一个能真正读懂山水的行家,从他的山水游记中,我发现,他之所以能够读懂山水,在于他在山水中读到了自己,借山水之灵眼烛照出心灵之路,让他走出了人生认识的某种困境,这就好比是吃了一帖药,医治了心灵的创伤,走出了心理阴影,踏上了前行的征程.  相似文献   
32.
(2011年7月~2012年6月)《论语别裁》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推荐语:半部《论语》解心忧。《论语》是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不朽教育学经典。《论语别裁》是南怀瑾先生的  相似文献   
33.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者对孔子言行思想的辑录,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也曾在《论语别裁》中说道:"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1]。在《论语》二十篇中,篇篇皆有"君子"一词的出现,全文共计107次。在《论语》中反复出现的"君子",实际上都是孔子心  相似文献   
34.
叶曼先生今年96岁,是当今世界极少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叶老是南怀瑾大师盛赞的弟子,三毛、胡因梦、林清玄推崇的大师。在其新作《智慧人生》(重庆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中,叶老试图以自己近百岁的阅历,为被困的人们排忧解难,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  相似文献   
35.
南怀瑾讲课汇编的一个集子,有一篇是他给中国银监会领导讲课。他讲课内容大多是故事,拉拉杂杂,使我想起大学时第一次上物理课。老师说,像他这样的二流水平,会很严谨的教课,但对  相似文献   
36.
史飞翔 《武当》2012,(12):38-40
有这样一个人,他集教授、居士、护法、宗教家、哲学家、杂家于一身,被人赞之为"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有人称他是佛学大师、禅宗大师、密宗上师、易学大师、国学大师;有人称他是当代道家、现代隐士、"通天教主";也有人称他是高明的术士,是"江湖骗子"。他就是南怀瑾——一个像谜一样的传奇人物。那么,南怀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37.
曹苏梅 《老年教育》2014,(12):20-20
<正>我的一个老同学,年轻时靠自己的努力与才能,很快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后又稳稳地当上了单位"一把手"。他德才兼备,政绩突出,且很受干部群众喜爱。就在他还未觉得自己老的时候,却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清闲了,无事可干了,他觉得人生没有了滋味。我对他说:"你目前面临的是享清福还是享洪福呢?你权且把当官在位、人前风光看作享洪福;把无职无权、清闲  相似文献   
38.
书读百遍     
兰金 《阅读》2014,(47):14-15
<正>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的农村。他自幼年起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南怀瑾先生年轻时曾拜一位姓商的先生为师,学习古文。一天,他写了一篇文章,自觉字字珠玉,很是得意,就拿去给先生看。商先生看了后满口  相似文献   
39.
李英楠 《教育》2012,(19):42-43
教育同人性有关系,一个年轻人犯了错误,是原谅他,让他自我反省改正,还是动不动就处罚呢?这是人性的问题;至于处不处罚,或让他自我坦白,这很难下定论,要临机变通的;教育是启发引导人性向好的路上走的一条漫长道路,这条道路上自始至终要充满爱心;教育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达到改进人性的目的,就是优秀的教育方法……这就是太湖国际实验学校创办者、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观点。教师应尽量帮、培养学生南怀瑾说,教师应尽量帮学生,培养学生,使学生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他在给学校教师讲话中提到,"学者,效也!"中国《礼记》  相似文献   
40.
爱因斯坦说:假如你们的行为不比我们现在或过去的行为更公正、更平和、思想不能更理性的话,那么你们就等着被魔鬼带走吧南怀瑾仙逝。有一天早上,我正在电脑前看自己一两年前写南先生的文章,接到媒体的采访。我答到后来,才想到媒体有备而来,太想给南"盖棺定论",希望客观公正却多涉及了社会的负面评价。我善意地提醒记者,没想到下午就有人说,你在骂南先生。看看网上发布的采访记录,虽然有所删节,但大体是我的话,只是没想到评论几乎一边倒地骂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