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93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教育   59527篇
科学研究   3099篇
各国文化   1391篇
体育   2769篇
综合类   1704篇
文化理论   661篇
信息传播   10890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779篇
  2022年   763篇
  2021年   870篇
  2020年   912篇
  2019年   1006篇
  2018年   520篇
  2017年   824篇
  2016年   1304篇
  2015年   2280篇
  2014年   5887篇
  2013年   4900篇
  2012年   5910篇
  2011年   6569篇
  2010年   6056篇
  2009年   6006篇
  2008年   7356篇
  2007年   5383篇
  2006年   4295篇
  2005年   4364篇
  2004年   3335篇
  2003年   2983篇
  2002年   2172篇
  2001年   2085篇
  2000年   1682篇
  1999年   407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学生探究意识的培 养,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提高学生的 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采用多 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探究 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02.
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信息革命到如今正值高潮,一场以网络化为重要标志的科技产业变革,预示着人类社会历史步入了新的文明形态。现在人们正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描述这场深刻的变革和这个变革的时代,如“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四次产业革命”及“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等一系列说法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03.
董是北宋的著名画论家 ,其画论不满于画家刻意追求“形似” ,但是并非反对作画以“似”为标准 ,而认为画的价值在于得物理、物性 ,这才是真正的“似”。而物理、物性 ,都是指事物得之于‘造化“的内在律动、生命感、变化感及此事物的独特的形态。董主张以“天机”作画 ,“天机”意味着艺术创作的最佳契机是只可有一、不能有二的 ,是审美创造主体和客体的不可再遇的契机。画家要获得“天机”要时时造访自然 ,在邂逅相遇的方式中体验“物我两忘”的境界。董还提出“以牛观牛”之说 ,其实是主张“以手观物”的审美观照角度  相似文献   
104.
避暑山庄宫墙始建于康熙年间,宫墙长近十公里,又称虎皮宫墙.是避暑山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5.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装备企业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下大力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6.
107.
“先行组织”教学模式,就是指由乔伊斯等人,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倡的讲解式教学而概括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8.
109.
克东 《中国集邮》2001,(6):10-10
打开“革”美术史,回顾那些久违的作品,过来人会联想到那段扭曲的历史。但以今天的眼光看,它蕴藏的史学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后人可以否定历史的某段,但却不能割断历史。“革”美术作为那个时代特有的艺术,自然在“国家的名片”——邮票上得到反映。考证那一时期邮票的原图,是新中国邮票、特别是“革”邮票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0.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是近年来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关注的重点,也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那么,在“温故而知新”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呢?一、开发思考角度从古到今,学校教学内容都是继承、整理、传播知识和精神文化的载体,在当今社会,更应该是创新教育的载体。没有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教育的创新目标就难以实现。教师深入挖掘和大力张扬教材的创新因素,开拓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的方位和角度,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如对曾国藩、李鸿章的评价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