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4472篇
科学研究   371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182篇
文化理论   33篇
信息传播   76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麦田守望者》是公认的当代成长小说经典之一,揭示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精神上的探索与迷茫。成长小说的叙述结构相当模式化,《麦田守望者》就遵循了下面的叙事结构:厌倦——出走与迷茫——逃避与漂泊。成长的引路人也是成长小说的一个重要构件,然而,在《麦田守望者》这本小说中,却出现了引路人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72.
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了不起的盖次比》中,令尼克既充当故事的主人公,又作为一位重要的叙述者,体现了作者成熟的艺术创作技巧,而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相似文献   
73.
赞美如良药     
在非洲南部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许多优秀的生活礼仪和处世方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人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  相似文献   
74.
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近代理性主义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促进了教育的民主和平等,提高了教育效率:另一方面,造成了学生的物化倾向、学生和自然、社会、精神的三重疏离、学生个性的消失和人格的分裂。克服近代理性主义对学校教育消极影响的关键是转变功利性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75.
人类生来就拥有文化,文化在人类生命孕育的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本文分别从理论与叙述、生育习俗、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等方面,对徐桂兰的《中国育俗的文化叠合》一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6.
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了小起的盖茨比》中 ,令尼克既充当故事的主人公 ,又作为一位重要的叙述者 ,体现了作者成熟的艺术创作技巧。而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 ,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相似文献   
77.
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运营加速,数字出版给内容生产方式、产品传播渠道、读者(用户)体验方式等方面带来了双重效应.在此背景下,出版业在招聘、用人、育人三个环节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明确培养方向,校企联合,重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放大数字出版的正向效应,避免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8.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流程往往是建立在教师行为中心的基础上,这种单一的解释逻辑限制了教学从“教”向“学”的转换。要真正实现阅读课堂从“教”向“学”的转换,就必须对阅读课堂教学流程进行双重逻辑的区分和解释,而且要更重视学习成果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79.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教师通过对学生循环提问与交叉提问的方式,事实上组织起了一场以研究生个人为参与主体的课堂讨论,该课堂讨论通过对研究生讨论表现实时计分的方式凝聚了学生课堂注意力,同时也有效控制了讨论秩序,其教学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然而,由于两国研究生公选课程人数及国民性格的较大差异,澳洲的教学经验不能在国内同类课堂完全直接适用。有必要进行针对性改造、变通。在改造后的分组讨论模式中,由教师实时记录各讨论小组的发言、提问及评论质量,并通过科学的分数构成及相关规则将各小组成员的个人总评成绩进行具体量化,同时通过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的双重竞争机制有效保障研究生个人持续性积极参与分组讨论的全部环节。  相似文献   
80.
赵盼盼 《文教资料》2007,(34):163-165
《城堡》作为卡夫卡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家在其中倾注了更多与他的前期创作思想截然不同的东西。尽管表达得十分隐晦,但卡夫卡通过《城堡》确实是发出了不同的声音。通过文本分析并结合卡夫卡的一些箴言,笔者认为《城堡》蕴含了卡夫卡的希望之思,是支持卡夫卡生活并创作的深层人生热情。这种热情在小说中表现为具体的精神品质——耐心,而这也是卡夫卡灵魂的硬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