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2009年央视春晚上,董卿将“马东”说成了“马季”.全国观众一片哗然,网络上又是一番沸沸扬扬。直播节目中的口误在所难免,有一些甚至还成为了经典,可是董卿显然没有这份轻松的好心境,她参加马东主持的《文化访谈录》节目时透露,为了这次失误,心情极度低落.“大年初一早上,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52.
郝倩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106-106,108
人类语言的部分内容直到现在还是个迷。研究人员仍然在努力找寻人类听到、理解以及产出语言的谜底。口误或语误能够提供关于在大脑当中语言处理的有效线索。随着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增加以及对于儿童和动物语言使用的持续的关注,语误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3.
准备好课之后,在课堂上有许多细节要注意的: 1.自我暗示、尽量放松,如果出现了口误让同学们小小地“嘲笑”一下,也不失为活跃气氛的应变。 2.上课声音一定要大。 3.要提出好的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回忆或延伸。 4.不管笑不笑得出来,都要尽量撑起笑脸。  相似文献   
54.
蔡维藩 《今传媒》2006,(6X):34-35
两年一度的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引起广泛密切关注,新人辈出的精彩演唱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内容丰富的综合知识考试具有可贵的学术意义。总体印象是命题严谨,点评精到。同时也可以发现在命题中或有些许疏漏,在点评中偶有不经意间的口误。在此提出一些看法,与参与命题的专家和评委们商榷。  相似文献   
55.
每位教师都力求使自己的课高效、成功,但有时会事与愿违。我们不应对学生失去信心,也不应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感到失望,而需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自己未意识到的失误。笔者研究后发现,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失误。  相似文献   
56.
当说话人无意偏离了他们原有的语言计划时,言语失误就容易发生。口误是言语失误的一种,它是由一系列的认知和心理因素导致的。要克服口误就要从它的原因分析中来寻找策略。该文分析了口误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希望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口误。  相似文献   
57.
口误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常言语的研究表明我们的用语并不是完美无误的,相反,其中存在着不少的口误。由于日常生活中发生口误的频率极高,以至于对口误的研究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为人们所忽略。近年来对言语产生模型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基于对即时发生的口误的分析。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口误研究对言语产生的心理语言学和神经心理学等领域的探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它们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介绍口误的理论研究、特征及其产生原因等,然后把口误研究应用于外语教学中,以期能对外语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8.
狼被羊吃了     
《初中生辅导》2013,(16):44-48
山顶上,狼吃了一只羊,恰好被狐狸看见了,它扯开嗓子大喊起来。它本来要喊的是"羊被狼吃了!"但发生了口误,喊成了:"狼被羊吃了!"风儿把狐狸的话吹遍了山林。羊群听到喊声精神大振。它们说:"不知哪位同胞给我们羊出了气、争了光,看来狼并不可怕!我们还等什么?冲上  相似文献   
59.
刘骏 《记者摇篮》2006,(11):53-53
无论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在直播的时候难免出现一些口误或差错。对直播中出现的这类差错,是改还是不改?要改,该怎么改?其实这些都是播音员、主持人应该懂的“规矩”。首先必须明确,发现自己播错了必须马上更正。如果不及时更正播出的错误信息,势必误导听众。假如听众依据你传播的错误信息指导所从事的生产、生活,后果将不可想象。我台一名主持人在播报国际新闻时,将“驻伊美军死亡人数,超过1900人”误播为“驻伊美军死亡人数,超过1900万人”。一个“万”字,将美对伊战争死亡人数夸大了1万倍,而主持人发现自己读错了,只是犹豫了片刻并没有及…  相似文献   
60.
蔡静 《初中生》2007,(7):48-51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出现口误,虽然原因有别,但后果几乎是相同的:轻则留下笑柄,重则得罪人。一旦出现口误,聪明之举当然是及时补救。但不同情况需要不同的补救方法,这其中的奥秘需要我们认真揣摩。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