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0篇
科学研究   67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董强 《百科知识》2010,(22):50-52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注重"孝"、"养",对长辈要尽孝,对晚辈要存养是儒家的基本准则。中国民谚中还流传着"虎毒不食子"一说,意思是人皆有爱子之心,凶猛残暴的老虎尚且要庇佑自己的幼子,何况是有良知的人?  相似文献   
102.
王佳伟 《知识窗》2010,(3):52-52
孟姜女按照先秦的女子称呼,孟姜女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后,即“姜”。“盂”在此处是排行的称谓,在古代的排行中,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姑娘”,《辞海》我:“孟姜,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妻。姜姓,字孟。……后人将杞梁说成秦朝人,称‘范杞梁’,并演变为盂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3.
《教师博览》2009,(8):F0002-F0002
年过不惑的他.一直把古人崇尚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作自己的追求。常“自鸣得意”于读了几百本书,但是还不满足于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期望有生之年遍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相似文献   
104.
说“须”     
“须”字,金文小篆为描摹一人面部须发满布,显然,这是“须”字的本义,即胡须。在古人看来,二个成年男子是一定要有胡须的。因而,在我国传统戏曲中,凡是重要的男角必有长须;古代绘画作品中的男子也总有一部美髯。由于古人崇尚蓄胡须,一部美髯的养成,是需要长期等待的耐心。于是,“须”字就有“等待”之义。而“耐”字则从另一侧面显示了胡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5.
阅读的高度     
中国古人认为,许多进入我们视线的信息,大都会成为一粒种子种在我们的心田,只要是种子就迟早会发芽。迟早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所以孔子讲要“思无邪”,所以古人讲要“善护念”。如果我们每天阅读的是温暖的崇高的引人向上的读本,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田种下去的也是这样的东西;如果我们长期处在一种对抗的矛盾的仇恨的分裂的信息当中,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田也是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106.
《红领巾》2009,(9):38-42
古今共日食 同一轮太阳,从古照到今。 古人崇拜太阳,因为没有了太阳。大地就没有生机。古人害怕日食,因为不了解成因,也因为不了解,就有了一些猜测。  相似文献   
107.
古人的走路,跟现代人有些不同。今人无法看到古人走路的样子,但我们可以从古籍记载中捕捉一些信息,推想古人是怎么走路的。  相似文献   
108.
潘乐乐 《小读者》2010,(3):46-46
治病种杏——三国东吴名医董奉,医术精湛,济贫善施。他为穷人治病不收财礼,只要求治好一个轻病人,种一株杏树,治好一个重病人。种5株杏树。天长日久,他的房前屋后竞有10余万株杏树,人称“董林杏仙”。后来,每当杏子成熟,董奉把它换成粮食,赈济穷人。这就是历代传为美谈的“杏林佳话”。从此,“杏林”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09.
古人的坐姿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之邦。“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如松,坐如钟”古人对坐姿颇有讲究,因为它是中华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贾谊在《新书·容经》里是这样规范坐姿的:  相似文献   
110.
《左传》中记载,宋襄公十五年(公元前638年),一人得一洁白无瑕的宝玉,跑去献给大夫子罕,并说:“如此稀世之宝,只有您这样清正的大人物才能佩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