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1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10620篇
科学研究   866篇
各国文化   538篇
体育   1204篇
综合类   434篇
文化理论   127篇
信息传播   217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1183篇
  2013年   1059篇
  2012年   1225篇
  2011年   1366篇
  2010年   1094篇
  2009年   1009篇
  2008年   1627篇
  2007年   1031篇
  2006年   898篇
  2005年   733篇
  2004年   589篇
  2003年   656篇
  2002年   530篇
  2001年   480篇
  2000年   441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项永琴 《寻根》2002,(4):6-9
新近拜读了江林昌教授的大作《夏商周明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收获颇多。其中一个重要命题“中国古代也有两河明”引起了笔的深深思索。认为黄河明是中华明的主流,而长江明是其补充。笔不禁想到“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思想一条基本线索”(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即在中国的思想史上,以儒家思想为主流,而道家思想为其辅助,这二之间是否有着某种契合、某种联系呢?笔不揣浅陋,试芹献之,请学界时贤裁夺。  相似文献   
82.
83.
王超 《中华武术》2004,(1):28-28
中华民族艺术瑰宝敦煌壁画,内容宏博,包罗万象,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五彩缤纷的形象的史册。  相似文献   
84.
“古玩”即“古董”,是古代器物.包罗万象.林林总总。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古玩可供后世的人们鉴赏研究.能了解古代文化。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发展历史上有价值的东西。从形式逻辑意义上来认识辨析“古玩”与“文物”这两个概念,至少存在交叉关系.即文物中有古玩.古玩中有文物:但在特定的表意区间范围内,古玩与文物确实表现为同一关系。  相似文献   
85.
2002年11月14日,上海师大人学院召开了“全国青年学古代小说学术研讨会”。会议体现了平等、自由、创新、开放的人精神。在有关名研究、作品溯源及作家生平考证、小说体研究和小说化研究等重大问题上,都提出了较为新颖的见解。  相似文献   
86.
儒家经典中的科技知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经典中包含了丰富的古代科技知识,甚至还有专门的古代科技著作,而且,在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的背景下,儒家经典中的科技知识是古代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87.
水井街酒坊遗址是近年来成都城市考古的突破性成果,也是晚近历史时期考古的重要发现,曾当选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它历经明清,延续发展至今,基本连续不断,拥有不同年代、较为完备的各类酿酒设施遗迹,并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陶瓷酒具、食具、工具等遗物,为探讨  相似文献   
88.
本文力图通过对《青青河畔草》一诗中形象的分析 ,找出中国古代诗歌中形象在传达诗歌多层意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其中既包括诗歌蕴含的多层意义和读者理解诗歌所产生的多种意义 ,这种同时强调作者和读者双方的意蕴的关系和活动 ,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形象所具有的独特的传释作用  相似文献   
89.
古时交通不便,亲友远别,难免伤情。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折柳送别亲友是古时的习俗。汉乐府中就有《折杨柳》篇。折柳送别,唐代  相似文献   
90.
杨忠勇 《语文知识》2000,(10):31-31
古代的文人雅士对“故乡”一词,赐予许多高雅或纯朴的代称。家山: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桑梓:桑和梓是古代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后用作对故乡的代称。柳宗元《闻黄鹂》诗:“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梓里: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故国:杜甫《上白帝城二首》:“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