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篇
  免费   3篇
教育   1168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现行高中古文篇目中个别词句的注释,愚意以为尚欠斟酌,在此提出,仅与同仁商榷。一﹑《鸿门宴》“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中的“同命”教科书中释为“和他们拼命”;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古诗文对译》中亦然,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中学文言课文详释》中也把代词“之”释为“项羽”,“同命”释为“拼命”。诚然,樊哙原是一个杀狗的屠夫,对于这五大三粗﹑勇猛粗犷的一介武夫来说,这种注释尚可成立。但是,那出身亭长﹑起于民间,深通人情世故,遇事多谋善断的刘邦,在危急时刻总是和张良﹑樊哙商讨大计,不正说明樊哙智勇双全﹑忠贞不二吗?就在…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分析刘氏父子校理图书、编撰目录等工作与两汉经今古之争的关系,来探讨我国古代目录学是如何被当时的学术思想所影响以及它又如何反作用于当时的学术思想的。  相似文献   
113.
学界传统观点认为阎苦璩考证古《尚书》的真焦,出于羽翼朱熹,阐发程朱理学的动机。本从阎氏《尚书古疏证》所表现出的与朱熹学术思想的分歧,对宋儒图书易学的批判,对“虞廷传心”的考辨等方面,论证出阎氏的思想与理学已呈现出离心的倾向,显示了清初由理学的向汉代经学复归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114.
西汉初年,各诸侯国承先秦养士之风,广纳宾客,形成了几个较有特色的学术中心,河间国就是其中的一个。河间献王刘德好学自修,表彰古学,山东诸儒多从之游。献王广开献书之路,并补撰《周官》,立《毛诗》、《左传》博士,对古文经学的弘扬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5.
《说文》前叙称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慎《说文》第十五卷包括许氏自撰的前后两叙和其子许冲的进书表三项内容。其中对前叙的末尾几句,历来学者有不同的见解。许慎所学《孝经》确属古文本。许氏的学术渊源兼有今、古,显示其博通明达,不愧“五经无双”之号。如以古文限之,未免小视许氏了。  相似文献   
116.
综观2006年高考17套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试题,较之2005年,稳中有变,变中呈新,传递出使人关注的诸多新信息。它集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7.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的文论中,如何处理文学传统与革新的关系一直是各个历史朝代所争论的问题。厚古与崇今两种不同的评判标准造成了两种对立的立场,在激烈的论战中,各形成了两次大的思潮。通过对中西方运动思潮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8.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相似文献   
119.
加强小学学生对古文的教学,是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之一。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结合教学的重点内容,从实际出发,全面提升对小古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小学的古文教学入手,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提升教学效率的相关方法进行探析,以期为小学语文的小古文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姜华忠 《中学文科》2008,(5):136-137
2008年江苏省《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选修历史科目的考生在加试内容中必须“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古文断句题,6分”。对于江苏的考生来说,在高考中出现这种题型还是第一次。要能准确断句,我认为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