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5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深刻的哲思性是史铁生作品的明显特点,其表现之一就是他创造了一系列特有的富含哲思的意象,体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特征。这些意象,很好地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2.
杨芳 《知识窗》2015,(2):46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笔者发现,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在认识和实践上通常会出现两种误区:人文性张扬有余,工具性却淡出了语文课堂;理论上接受"统一学说",但却不知如何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从认识和实践上谈  相似文献   
33.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颇受关注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残疾经历和独特视觉使他的散文呈现出理性思辨的哲理风格,为散文创作注入了崭新的内容。他的散文对残疾、生死、命运、生命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思索,使其散文的精神内容超越小我情感的抒发,因而具有了哲理与宗教色彩。他提出了残疾情结,探讨了生死迷惘和命运纠葛等存在主义话题,努力在散文中直接探讨生命意义。他的散文用感性的文字指引着读者去思索形而上生命问题。史铁生散文精神的"大"的内涵使其散文在当代消费语境中独具一格。本文从散文精神内涵、艺术特征等几个方面探讨史铁生散文创作艺术,并将史铁生散文归为真正的"大散文"范畴。  相似文献   
34.
我是千里马     
<正>"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绝对是一个伟人+智者+看破红尘之人,这句话太深刻、太精辟了!"我的伯乐啊,你快出现吧!"我第N次号叫,趴在桌子上,我浮想联翩,如果哪天,一堆人冲到我面前,来上一句:"你是人才!"那该是怎样的画面啊,想想就让人兴奋,可是,远得很。我第一次登上舞台是在三年级的时候,在英语小话剧《小红帽》中饰演小红帽,于是我开始在学校崭露头角,后来在我的一位热情、积极的班主任的步步引导和帮助下,我开始参加从学校到东台和盐城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也得过不少的奖。  相似文献   
35.
好运设计     
好运设计,这话出自作家史铁生。对命运他有过思考彷徨,可更多的是理解的分明彻底,而设计也许代表的是一种不想被代表的良好心态。不论人生行走到哪一步或是哪种状态,人都有选择设计的权力,人的接受、应对、谋划都是设计。2015年新近,如果我们不能对未来无法确知的一个又一个下一年许诺,至少来一份好运设计吧?时至今日人们还是会记得那年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让中国经济腾飞崛起。伴随经济发展,出现诸多社会  相似文献   
36.
这是一个全命题作文题。命题的灵感来自试卷的“积累与运用”部分中的第一小题。学生阅读完这题中的史铁生的那段文字后,已有了情感的蓄势。于是试卷最后就截取了其中的一句“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作为作文的命题,显得水到渠成。那么要写好此类作文题,应该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37.
我是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绝对是一个伟人+智者+看破红尘之人,这句话太深刻、太精辟了!“我的伯乐啊,你快出现吧!”我第N次号叫,趴在桌子上,我浮想联翩,如果哪天,一堆人冲到我面前,来上一句:“你是人才!”那该是怎样的画面啊,想想就让人兴奋,可是,远得很。我第一次登上舞台是在三年级的时候,在英语小话剧《小红帽》中饰演小红帽,于是我开始在学校崭露头角,后来在我的一位热情、积极的班主任的步步引导和帮助下,我开始参加从学校到东台和盐城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也得过不少的奖。  相似文献   
38.
<正>如何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如何在语文课堂中"以德立人"?一、分析人物形象,渗透以"善"为核心的社会公德教材文本选择了经典的文学作品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主要文体,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借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世界的认识,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最能打动人,也最能感染人,作为语文教师,通过细节、语言、动作、主要事迹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将人性的真善美的社会公德渗  相似文献   
39.
<正>【策略说明】1.例文导学。教师通过例文,将作文目标具体化,让学生通过阅读,明白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2.创设情境。通过音乐、图片等视听冲击,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回忆。3.训练提升。将学生交流片段作文和教师展示下水作文相结合,让学生在写作上领悟要旨,提升能力。4.合作探究。通过美读、问答、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清楚作文"写什么"。【过程设想】一、导语设计  相似文献   
40.
"美,其实是人对世界、对生命的一种态度。"史先生用这种态度去发现美、感受美。就拿《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来说,文章里反映出的劳动人民的淳朴,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共处,这是美。喂牛的时候还是"愣头青"的史铁生善于捕捉这些美好,并将它用生动的笔触表现出来。这其中足以看出他对生活、对生命是怎样的热爱。我不知道史先生在双腿瘫痪后是否还去过那里,但我知道清平"美湾遥远的不是空间,而是时间。史先生说:"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