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江琳 《江西教育》2015,(Z1):36-38
现代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各方面的有效协调与亲密合作。学校的单打独斗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往往会被其他因素给抵消了。相互抵消与各自为政相互抵消的典型现象为"五加二等于零"。"五加二等于零"现象,是说学生在学校五天获得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仅仅一个双休日,就会因为社会和家庭的某些不良影响化为零,功效尽失。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要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可轮到孩子值日时,打扫卫生的却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学校组织军训,有意锻炼学生的吃苦精神,要求背包大小不得小于50厘米,  相似文献   
82.
1.家庭意识。既使学生爱校如家,又使其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管理者要把家庭的理念、道德、生活情趣引入学生宿舍的管理中,要尽快消除新生、外地学生的孤独感、陌生感,要培养学生爱惜公物即是爱惜自家财物的意识,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尽力消除独生子女们特有  相似文献   
83.
刘雪 《山东教育》2020,(12):56-56
俗话说:"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孩子在小时候吃一点苦、遭遇一些挫折,其实是好事。如果因为怕孩子吃苦而拒绝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实质上剥夺了孩子发展自我能力、养成良好品格的机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吃苦精神,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基础阶段,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加强孩子的"吃苦"教育。  相似文献   
84.
故里先贤郑板桥,老年得子,教子有方是出了名的。别人教子考取功名,非富即贵,他却教子学会劳动,自食其力。他给儿子留下的遗言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然而现在,很多父母是做不到的。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位父母希望孩子将来做工人还是做农民,他们一定会瞪你一眼,意思是:就不能拣中听的说?我的孩子将来可是坐办公室的设计师、金融师、文学家……粗活儿就这样被人看不起,有人甚至会指着除草的农民、搬砖的工人教育孩子:“你现在不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就像他们一样吃苦去!”  相似文献   
85.
王俊 《中国培训》2008,(7):10-11
山东淄博矿业集团现有“80后”员工3514人,约占青工总数的30%。“80后”与老职工相比,具有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相对较高、专业基础扎实、进入角色快、成长迅速等优势。但他们也存在许多问题,有的在工作中眼高手低,缺乏实干精神;有的虽然接受新知识比较快,但责任意识较差,缺少吃苦精神;还有的不安心工作,甚至长期缺勤……  相似文献   
86.
北宋初年的李汉超,调任关南边防军的司令员。这伙计不仅是个男人而且是个粗人,身处北部边境,远离中央政府,思想觉悟一般,吃苦精神不强,自然多少要干点坏事。果然上任不久,就有人向宋太祖告御状,说李司令强抢民女为妾,另外还检举了一些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87.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推崇“吃苦教育”.反映了一种教育的无奈和无力。生活本来就有苦有甜.每个人都应该能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一点.并从中获得教益和锻炼。那么,为什么有些家长们还要送孩子专门去接受“吃苦教育”呢?这涉及独生子女时代的种种教育误区,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编按]  相似文献   
88.
郝奇志 《家长》2009,(11):6-8
看到以上这一连串的失败记录,我想大家都会为之感到绝望,怕是这个人一出生就是一个倒霉蛋,所以才干什么什么不成,从小吃苦、受累。但这个人自己却不这样想,他对别人说:“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89.
人类已跨入二十一世纪,生活在这新世纪之初的中职生,他们对开拓、创新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心比天高,但他们又缺乏对过去的历史的认识和体验,喜欢左顾右盼,又容易对现实产生不满,缺少冷静思考;他们自信又脆弱,自负又急躁,他们只想到轻松愉快,不愿吃苦多干事。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我们当老师的怎么办,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怎么办?盯住他们的一些“缺点”不放吗?成天用“清规戒律”来责难他们吗?  相似文献   
90.
当今的中学生,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吃苦意识不强,而体育教学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艰苦长久的锻炼,吃苦精神是体育锻炼的增效器。吃苦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吃苦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久、艰苦的过程。限于中学体育教学有限的课程安排和大众化的教学目的,教师不可能通过高强度、长时间的强迫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