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33篇
科学研究   81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137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42篇
信息传播   9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档案管理》2006,(5):6-7
这次陪同全国同志来档案局调研,我和全国同志有同感,档案局的工作是很出色的。实事求是地讲,我们这次调研的目的,一是看望大家,二是了解情况,三是支持档案局的工作。档案局的班子调整以来,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但我感觉档案局的工作很有起色,在历届班子创造的好的工作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展。国振同志从九个方面汇报了档案局的工作,如通过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制定了河南省“十一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并第一次纳入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中去,这是长远大计,对保证档案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再如在全系统开展新时期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22.
“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郑九万的先进事迹正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2月17 日,中共浙江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向郑九万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授予郑九万同志“为民好书记”荣誉称号,号召全省广大共产党员广泛开展向郑九万同志学习;3月15日,新华社播发了题为《好支书郑九万》的通讯。目前,学习郑九万的热潮正在浙江  相似文献   
23.
1976年1月.我正在《毛泽东选集》翻译组工作。8日下午,组里传开了一条惊人的消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因身患癌症于当日与世长辞。听到这条不幸的消息.一时惊呆了,简直难以相信真有其事。和全国人民一样.全组同志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9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关于周恩来同志逝世的讣告.证实了人人不愿意相信的噩耗。全组同志潸然泪下,根本无心继续工作。凡是给周总理当过译员的人.谁不记得他那崇高的人品和渊博的学问。 10日.天气严寒。上午,我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前往北京医院,向总理的遗体告别。当时,我正闹严重的胃溃疡。一着寒风.肚子疼痛难忍。尽管如此,我还是要亲眼看看总理的遗容。1点30分.我们和其他人排成两行长长的队伍.鱼贯进入告别室。告别室门口悬挂着黑黄两色的绸带。在那让不大的房子里.躺着一代伟人。只见他两颊下陷,脑门显得特别宽大,仿佛装满了人类的智慧。眼望着总理遗体.顿  相似文献   
24.
《传媒》2006,(1):4-4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决定:任命龙新民同志为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党组书记兼国家版权局局长。  相似文献   
25.
这次科技委年会是总局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十五”期间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发展,讨论审议“十一五”规划,研究部署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发展重点工作,推进我国广播影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刚才,王太华同志代表总局党组作了重要讲话,提出广播影视科技战线有四项重要任务:一要确保安全播出和安全传输,二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要提升广播影视现代化管理水平,四要推动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并要求切实把数字化作为推动广播影视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26.
搜同志     
《网络传播》2006,(9):84-85
中国西藏旅游网是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局主办的网站。它全面地向世人展示了西藏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西藏概况”用地图的形式把西藏分成了7个区,分别对每个地区进行了大致介绍,并配以风景图片;“旅游法规”登有《西藏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告》等法规,如果有意向去西藏理由,有必要充分了解这些法规,比如,对于天葬,人们一直都存在着好奇之心,然而,政府有规定,“任何人不得对天葬仪式进行围观、拍摄、摄影、录像等活动”,所以,去西藏旅游之前,了解这些法规是很有必要的;“旅游路线”推荐了许多游西藏的精品线路;“进藏须知”提供有西藏行车技巧、高原保健、旅行摄影须知、常用藏语生活用语等信息;“高原气候”介绍了西藏独特的气候特,征;“景点”中提供有西藏7个地区的旅游景点信息,并配有精美的图片。  相似文献   
27.
上世纪80代初期,一个冬日的清晨,刚刚5点多钟,支部书记姚尚宏突然敲门,告诉我刚才研究室某领导要求把我的入党申请讨论名单从今天的支部会上撤下来,说小鄂人了党,除了XX,谁也管不了他,应当再考验一年。尚宏同志断然拒绝了他,说此事已通知小鄂,而且是组织决定,临时改变不妥。但他仍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上了会,这些人还是会否决你的申请。尚宏是一个极具同情心的热血汉子,看到我有些沮丧的样子,他灵机一动建议说,周书记的组织关系在咱们支部,你为什么不请周书记参加今天的支部会呢?  相似文献   
28.
《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在20世纪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先后出版,距今已有四五十年之遥。关于对这部名著出版史的研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当年直接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多已离开人世。据今年已八十九岁高龄的老出版家王仿子同志回忆:“1949年6月,我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调到出版委员会,任印务科科长。那时候新版《毛选》的排版、校对工作正在进行。出版委员会主任黄洛峰对这部伟大著作的出版工作慎之又慎,制定了一个严格的保密制度,只允许少数人接触这项工作……这项保密制度使现在的调查工作十分困难”,因为当年“直接经手这项工作的黄…  相似文献   
29.
于友 《新闻导刊》2006,(3):52-52
1935年9月.我在上海新创办的《立报》当练习生,开始学习新闻工作。当时有机会阅读全国许多报刊。1936年4月《大公报》在上海创刊,我发现了它的一个“亮点”——旅行通讯。署名“长江”的西北通讯很有特色.既有丰富的内容.又有流利的文笔.引起我浓厚的兴趣.我曾把它当成学习的教材。我当时不禁感悟到.当记者.就该有长江那样的学识和本领.能报道大家关心的大新闻。1937年.我曾给长江写过一封信.表示了我敬慕的心情。  相似文献   
30.
2006年7月20日,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的领导人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与缅怀这位档案界前辈对于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奠基与建设所立下的不朽之功,本刊组织了“纪念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一组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