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87篇
各国文化   4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记忆的意义     
于述胜 《中国教师》2008,(13):35-36
<正>两种风格的历史记忆去年暑期,读了两本个性鲜明的日记。一本是丰子恺的《教师日记》,记录着他抗战初期的流浪教学;一本是《吴宓日记》,记录了作者学习于清华学校开始直至晚年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略论吴宓在创建清华外文系中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宓在创建清华大学外文系过程中,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需要,制订出全面而完整的课程设置计划,要求语言和文学并重,为我国培养出众多的中西汇通的"博雅之士"以及外语和外交活动人才.  相似文献   
13.
国学大师吴宓"文革"漫谈录·序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数年的辛勤劳作,达灿先生终于完成了《国学大师吴宓“文革”漫谈录》的写作。此书是他作为吴宓教授的小友,在“文革”蒙难期间亲聆吴宓论学谈文、品评人事的追忆。我作为吴宓老师的学生,认真拜读书稿之后,深深感到这是一部颇具文献史料价值的书,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在“文革”中遭难而又不屈服于压力,更没有放弃思考的铮铮铁骨的吴宓!  相似文献   
14.
吴宓的红学研究,既是文学研究,又是哲学和文化研究。吴宓之所以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特别重视《红楼梦》,其核心点在于:(1)《红楼梦》的思想意识,体现了吴宓重建真理的人生理想:(2)《红楼梦》的创作方法,符合吴宓的人生方式;(3)《红楼梦》的传统文化意蕴,和吴宓的人格意气相吻合。从这里出发,吴宓表现了他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15.
林纾与“学衡派”先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敌人,这其中有内在的联系。林纾对包括“新文化派”和“学衡派”在内的后辈人物产生过影响。作为他们共同的老师,不论学缘关系远近,影响大小如何,林纾总以言传身教,或作品流布来影响生徒和后辈。林纾与“学衡派”这种内在的联系可以通过考订三个关键人物对林纾的维护来确证。这三位人物就是吴宓、胡先骕、李濂镗。  相似文献   
16.
这本书是一个学生塞给我的。我不是不愿读,是内心一直对吴宓没有好感,其理由与一般人一样幼稚得可爱:以吴宓为代表的“学衡派”在天翻地覆的“新文化运动”中竞以复古派的面目出现,而吴宓还自恃才高,不自量力,才从国外回来,就匆匆上阵,想一招致对方于死命。事实上他刚一出手,就被新文学阵营“打”得“鼻青脸肿”,  相似文献   
17.
庚款留美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知识分子群体,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学术教育的发展。在求知海外的岁月中,这批学子接受了不同学术思想的熏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志业理想。以胡适和吴宓留学时期的日记为基础,考察二人的留学生活,可知正是留学岁月中从师、取友以及本人的学术旨趣这三个方面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胡、吴二人日后的治学乃至人生。  相似文献   
18.
聚集在《学衡》周围的创作群体,身负变革时代警醒者的角色,在激进与保守的夹缝中步履惟艰。文化保守主义的称号决定了这一群体的边缘角色,尴尬的身份致使他们难以建立一种强势话语。《学衡》诸人的经历再一次印证了保守主义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李月 《兰台世界》2012,(4):57-58
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曾在清华大学教授翻译术的课程,在学衡派所办的月刊《学衡》上发表过大量译著。著作有《吴宓诗集》、《吴宓日记》等。吴宓通过译介,有意识地归化整合传统文化,归化西方文化,用一种新思路来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建构。由于吴宓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  相似文献   
20.
吴宓与徐志摩来自不同的文学阵营,却演绎了惺惺相惜的文坛佳话,这源于两人精神相通和浪漫性情的相似以及相近的诗学见解,而相近见解的形成则与吴宓后来对新诗态度的变化及新月派的诗学主张,还有徐志摩后来的转变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