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87篇
各国文化   4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闫桂萍 《华章》2011,(12):56-57
季羡林曾这样描写吴宓:“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文,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写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谨、古板,但又颇有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  相似文献   
102.
吴宓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对中西诗学的把握和践履充满了悲剧色彩,恰如海德格尔指出的那样:凡没有担当起在世界的黑夜中对终极价值追问的诗人,都称不上这个贫困时代的真正诗人。从吴宓《五十生日诗》的解读过程中,可以透过层层所谓"宿命"的表象,渐达人生的真际,极富探讨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透过长达近百年的一组"落花诗",挖掘近现代诗学一支深隐的心灵诗学谱系。即从陈宝琛到王国维、吴宓、陈寅恪,代代相传、自觉而灵心相通、有文化托命意识的一种精神传统。"落花之咏"成为认知的图式和抒情的背景,笼罩着众多繁杂深细的诗学书写。其中又隐藏着有关近现代诗与思、历史与政治、个人命运与家国大局、信仰与理性等论域的重大信息。在百年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传统与变革大背景中,既属知识心灵的一种诗性记忆,亦不失为极富启示意义的一笔美学遗产。  相似文献   
104.
正大概是十年前,曾认真把厚厚一摞的《吴宓日记》翻阅一遍,并就此写了有关吴宓和《学衡》的若干文章。回想起来,当时的阅读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即为搜集资料而去、为研究问题而去,并且年少轻狂的我,那时对吴宓在某些问题上的啰嗦与执著,或许还有些不解甚至不喜  相似文献   
105.
梳理分析吴宓在清华学校和留美及回国初期有关教育问题的论述,可见其很早就注意到新教育必须有系统有精神,并提出造就新教育应采撷中西传统文明之精华;希望借鉴美国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正确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这些基本观点为吴宓长期从事比较文学教育、坚持十一年主办《学衡》杂志、筹建清华国学研究院、培养"博雅之士"提供了精神支撑,为后人理解其厚实的大学教育思想揭示了源头,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吴宓自编年谱》从其包含的学术史料、政治史料及近代教育史资料三方面作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大师吴宓一度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在人们高度评价吴宓学术建树与道德人品的同时,也有人随意编造吴宓生前言行或贬损其学术成就.2004年8月20日是吴宓诞辰110周年.我们纪念吴宓,必须对一些强加在他头上的不实之词予以澄清,对一些贬损他的学问与人格的言论予以辩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近吴宓,还一代国学大师以真实的面目.  相似文献   
108.
作品信息     
●《听杨绛谈往事》出版钱锺书夫人、著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杨绛的传记《听杨绛谈往事》由三联书店出版。杨绛先生亲自为该书作序写道:征得我同意而写的传记,只此一篇。该书作者、年近八旬的吴学昭是著名学者、教育家吴宓先生的女儿,而吴宓先生是钱锺书、杨绛在清华大学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9.
吴宓日记续编》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文献,不仅是记录个人心路历程的信史,更是从个人角度记录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生活的信史.在日记中,吴宓对于激进思潮的否定思考,启迪我们重新反思传统价值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吴宓在本世纪初年,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深谙西方现代学术思想、极力推崇中西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代学人代表。吴宓的主张在当时就难免孤独,但他的忧患意识多贯穿着希望祖国自立、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探索人生道路的艰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