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在说话、写文章时,我们常常会引用别人说过的话或写过的诗文,有时也会引用自己写过的话。这种写法,叫作"引用"。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写过一篇《谈骨气》的文章,文章开头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  相似文献   
22.
01979年9月14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吴晗、袁震夫妇举行的追悼会现场,挂满了吴晗生前好友送的挽联、挽诗、挽词,其中一幅挽诗写道:“《罢官》容易折腰难,忆昔《投枪》梦一般。《灯下集》中勤考据,《三家村》里错帮闲。低头四改《朱元璋》,举眼千回未过关。夫妇双双飞去也.只留鸿爪在人间。”  相似文献   
23.
忆吴晗     
吴晗全集》将要出版了。从编者常君实先生来信中得知这个可喜的消息,十分高兴。吴晗长我10岁,他是前辈,彼此论交在师友之间,也比较托熟。他惨死于十年动乱中,至今已有39年,明年又  相似文献   
24.
吴晗同志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新编韵文启蒙读物的首倡者。 韵文体启蒙读物,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产生过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尤其是《三字经》,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惜的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一段时间,它被冷落了,很少有人再提起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批判地继承这份文化遗产,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使其为社会主义服务,吴晗于1962年,在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第一期上,发表了《读〈三字经〉》一文。  相似文献   
25.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学转向浪潮中,老一辈学人陶孟和,春风化雨,兼容并蓄,为同仁们苦心擘画良好的学术环境。梁方仲、汤象龙、吴晗等史学新辈,参与明清档案的整理,自1930年至1937年倾力抄录明清财政经济史料,冀于二百年之中国经济发展作有系统的研究。他们创办史学研究会,阐释“新史学”,开创出独具特色的学术风格和学术实践道路。  相似文献   
26.
吴晗是朱元璋研究的拓荒者,他的代表作曾多次改写,由抗战时讽喻时政的通俗读物《由僧钵到皇权》发展为新中国的学术性史学名著《朱元璋传》,在明史研究以及中国政治史、史学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朱元璋传》的写作和修改,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与教训:唯物史观是指导历史研究的科学理论;影射史学不能真正起到为现实服务的作用;粗疏之风是史学研究之大忌。  相似文献   
27.
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一书,全面钩稽、整理了《朝鲜李朝实录》中与中国有关的内容,不仅时间长,而且全面反映了元末、明、清初中朝关系的演变,补充中国正史记载的不足。  相似文献   
28.
做人之楷模     
正前几天看电视,一名歌手反串男女角色,一人演两角,一会儿高亢激昂,一会儿婉转轻吟,真是惟妙惟肖。由此,我想到了三尺讲台上的老师,未尝不是一人两角——对学生是一角,对自己又是一角。朔风凛冽,寒风怒号。天蒙蒙亮,学生们就在闹钟的声声催促中起床,冒着清晨的严寒,像赶集的小商小贩,急匆匆地来到学校早读。因为天冷,有的学生迟到,有的学生干脆不到。迟到的或不到的学生,一律自觉罚  相似文献   
29.
30.
赵括和马谡     
吴晗 《现代语文》2004,(1):19-19
作者用赵括的“纸上谈兵”和马谡的“失街亭”劝戒后人“不从具体出发,不联系实际,夸夸其谈,卖弄书本上的知识”只能摔跟头,害了自己,也误了国家。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附上画龙点睛的议论,把全文的要旨点明,而大部分篇幅是在叙述历史故事,保留了评论的特色,又避免了枯燥乏味,言简意赅,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