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72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鹏程 《教师》2010,(33):12-12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任重道远,学校是这项工作的主阵地,不可有丝毫懈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也是一项社会工程,应该而且必须有社会各界的参与,形成网络,联手互动,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下面具体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2.
王彦生同志是全国组织干部的典型,是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榜样。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他为“全国优秀组工干部”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03.
我们国家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建立了新闻宣传的党报体系,这既是党的领导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党报就是要大张旗鼓宣传党的主张,党的政策,宣传老百姓的要求和呼声。用权威的舆论、实事求是的舆论来引导社会舆论,进而产生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既是党报的使命。也是党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了,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农村初中学生中不良品行问题越来越突出。如吸烟、酗酒、早恋、沉迷网络、暴力倾向、挥霍并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等等。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5.
我曾无数次问自己,读书使我得到了什么?是增长知识才干、提升工作能力,还是充实精神世界、修炼人格品行?读书使我得到最多的,是心灵的慰藉和思想的觉悟。读书对我而言,就像是一只临风悬帆的航船,承载着理想驶向远方。  相似文献   
106.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因此,各党支部建设要紧密围绕这三个点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扎稳党组织的根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仁心的力量     
一介书生,何以面对锋利的刀剑能够谈笑自如,因为在他心中有远比强悍的武力更厉害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仁爱之心。用高尚的品行影响他人,用仁义的思想感化他人,袁涣的勇气,其实是一种仁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8.
小诗     
王新 《小学生导读》2008,(10):43-43
Beauty Beauty 15 seen,In the sunlight,The trees,the birds,Corn盯owing and people working,Or daneing for their harvest. Beauty 15 heard,In the night,Wind sighing,raln falling,Or a singer ehanting,Anything in eamest. Beauty 15 in yourseif. Good de  相似文献   
109.
职业精神是从业者忠实履行事业宗旨的职责表现;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工作者忠实履行新闻事业宗旨的职责表现。那么,就我国的新闻工作者来说,这个表现应是:实事求是,据实而书,为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不懈进取。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实际上就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新闻工作者如果能把自己的工作与社会、国家、人民联系起来,挥洒自己的汗水,虽然工作是繁重的,也是充满挑战的,但也能收获沉甸甸的愉悦和满足。刚过世不过两年、与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一起成长起来的新华社原社长、著名记…  相似文献   
110.
一滴露珠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能反映出他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行、公众意识。纵观社会发展的历史,人们无不以道德高尚、心灵美好之人作为社会推崇的榜样。然而,现实总不是那么的尽善尽美,只要你稍微注意一下就不难发现,从学校到社区,一些现象令人费解。请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