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0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地位,朱熹建构了自己的人性论和伦理学说,并且提出了"天命之性"、"气质之性"、"道心"、"人心"、"天理"、"人欲"思想。"天命之性"属于社会属性,"气质之性"既包括社会属性还包括自然属性;"人心"离不开"道心","道心"也离不开作为物质基础的"人心";"天理"和"人欲"根本对应,要以"天理"消除"人欲"。朱熹把"三纲五常"提升到"天理"的高度,从而虚构了作为绝对精神本体的"理"。朱熹的人伦哲学是当时农民的精神桎梏,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2011年8月26日,由北京市社科联、教育部社科中心、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教育部、中宣部、北京大学等单位领导同志,当代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邢贲思、陈先达、庄福龄、杨春贵、侯树栋、许志功  相似文献   
13.
认识世界的目的最终在于改造世界,而人之所以要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价值是为人的,是人的认识所应把握的特定的关系,同时也是指引人们从事实践活动因素和内在尺度。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哲学界公认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是从形上学和知识学出发、着眼于近代西方哲学所做的一种选择。而选择哲学基本问题的视角或视点是多式多样的。从不同的哲学体系出发,从不同的哲学分支出发,从不同的哲学时期出发,人们的选择可能甚或必定不同。哲学基本问题并非固定不变,不能定于一尊。  相似文献   
15.
体用不二是王弼哲学体系一以贯之之道。这不仅体现在王弼的本体论思想上,而且还贯通于王弼的解易方法论,以及“圣人有情,应物而不累于物”、“名教出于自然”等伦理学命题之中。  相似文献   
16.
张岱年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史家,毕生从事哲学理论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哲学理论方面,他融辩证唯物论、西方哲学的科学内容、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于一体,综合创新,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在中国哲学史方面,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从天道观、人生观、致知论、历史观等方面对中国哲学作了富有新意的研究.随着六卷本《张岱年文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1989年至1994年的陆续出版,八卷本《张岱年全集》由河北人民出版社于1996年的出版,张岱年先生的哲学思想广为流传,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研究.现将近年来学术界对张岱年先生哲学思想的研究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17.
邓志敏 《现代语文》2006,(10):93-94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提出了许多关于艺术的真知灼见。他把悲剧作为最体现他的辩证法的艺术形式,从中提出了典型的个性说和冲突说。这是对悲剧艺术形式的一大肯定,也是对艺术的某些特征的科学把握。但是他的悲剧理论也同他对其他艺术形式的评论一样,都是建立在他的整个哲学体系厚实的基础之上的,这一方面给他的艺术理论提供了深刻的哲理背景,正如狄克逊教授说,“黑格尔学说那儿乎不可测的深刻性成了他的悲剧理论威严的屏障”(R328)。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主要是对人、主体、价值、发展、科技哲学、辩证法的当代意义和哲学体系改革的研究。本文对这些前沿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对今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分为三”是人类认识最普遍的规律和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西方哲学充满着“一分为三”的辩证思想。哲学意义上的“一”具有本原意义,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无任何规定性的存在。这与老子“一”相似。“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广泛的包容性和强烈的可变异性。“三”具有“类”的意义。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美德是一种适中”的观点,构成“过度、不足、适中”的“一分为三”模式,相似于我国孔子“过、不及、中庸”模式。“适中”是法律、自然、良心等。黑格尔提出了“正——反——合”即否定之否定的“一分为三”思维模式,并将自己的哲学体系划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这与中国哲学思想都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