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论中小学校长的管理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谓中小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一)理念与校长办学理念"理念",最早是由柏拉图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指在本质上使得某个东西成为这个东西的东西。因此,理念反映事物的本质,展现事物的应然存在。黑格尔极大地深化了对"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32.
清代彭端淑在《为学》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四川边境有贫富两僧皆有意去南海,富者准备数年也没做到,贫僧仅凭一瓶一钵却到了南海。从此事可看出:外部条件固然重要,但内部因素(哲学范畴,指事物发展的内部因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以下简称内因)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上,内因起着同等重要作用。教师要不断在调动学生内因上下功夫,使学生自身产生学习动力,促进学习。  相似文献   
33.
“虚”和“实”原本是一对哲学范畴的概念,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虚则无所谓实,没有实也就无所谓虚。在文学上虚虚实实运用得当会使文章增彩,  相似文献   
34.
中庸是孔子继承和总结商周以来“中和”思想而提出的一个哲学范畴,他称之为“至德”:“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从总体上看,儒学的中庸理论是以中和观念为理论基础的。所谓“和”,即事物的和谐状态,是最好的秩序和状态,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它要求待人处世中正适度和谐一致,强调在  相似文献   
35.
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及美学方面 ,庄子有诸多开创性的贡献。虽然他的理论本属哲学范畴 ,但后世文论家或艺术家多从中受到启发 ,尤其是他的寓言故事除了哲理意蕴 ,同时又有着丰富的艺术审美内涵 ,文艺家往往吸收其中的许多因素来谈文论艺 ,诸如道、气、言意、虚静、道进于技、天人合一、法天贵真等哲学范畴及艺术思想 ,在文学创作与理论发展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吴晟 《文化遗产》2014,(3):16-21
段子是民间集体智慧的折射,它蕴含着某些哲学思想或者哲学意味:以其短小的形式,通过对世界、社会、人生、现实的独特认知,来表达一种民间立场或者对事物的本质看法;蕴含矛盾的对立统一、同一和差异、主观与客观、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等哲学范畴;涉及同一律、"类、故、理"等形式逻辑。为了达到娱人的喜剧效果,故意不遵循事物的逻辑理路,时常表现为偷换概念,从而得出某种荒谬的结论,具有显著的诡辩特色。  相似文献   
37.
该文通过探讨教育哲学的范畴及其关系,试图为研究教育哲学问题,建立较稳定的教育哲学内容体系提供一些思路。该文首先明确了教育哲学范畴应有特殊性、普遍性、稳定性、关联性等特性,以此作参照,具体分析了社会发展需要、个体发展需要、社会的文化、个体的素质、教育活动、学习活动等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并将其分类,试图构建教育哲学的内容体系,说明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38.
假如不揣冒昧.我以为远山的解庄用心之深也远超陈鼓应。而诸如“用西学裁剪中国文化”或者用西方哲学范畴解释中国思想等。还仅仅是当代解庄者与远山较为表面的区别.真正深层的区别是远山对本土两千多年生存结构性的郡种深刻感悟和理解。  相似文献   
39.
泰州学派是一个以哲学思想为主体的学术流派,其思想史上的地位,也主要是依其对传统哲学范畴作新的诠释而实现的,因此,学界对泰州学派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哲学领域。直到近年,关注泰州学派与晚明美学、文艺思潮之间关系的研究才多了起来,然而这样的“影响”研究必然带有解读者的主观印记,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必然成为疑问。因此,尽管泰州学派对于当时的文艺领域影响甚巨,但要准确地厘清泰州学派哲学思想与美学、文艺思潮之间关系,就要对泰州学派美学思想进行正面探讨。由姚文放教授主编的《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正是这样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40.
释“以明”     
一、问题的提出 <庄子·齐物论>是庄子以"重言"形式表述其哲学思想最为集中的篇章之一[1],其中三度使用"以明"一词: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1](P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