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3篇
科学研究   13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全球性和管理的非中心性给跨国网络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带来了挑战,但尚未导致国际私法体系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只是选择法律的条件变得更复杂了。在这一领域,我们应积极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理论、新制度、新实践,以更灵活、更富弹性的方式,有效解决我国跨国网络侵权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22.
洪贺 《成人教育》2009,29(4):78-79
国际私法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以解决法律冲突为中心任务、以冲突规范为最基本的规范的关于民法的法律适用法。在大学第二学位开设国际私法,对将来学生从事有关国际民商事交易、在国际民商事交易中提供法律服务、解决国际民商事纠纷等职业和在更广泛领域的就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3.
“特征性履行说”以合同的特征性履行性质对合同进行划分,并以“特征性连结点”为最密切联系的连结点,与其采取“形式正义”的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主要强调对受雇人正当利益的有效保护,致力于选择适用较为均衡地协调雇佣人和受雇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而将受雇人提供劳务的行为,视为特征性履行行为;将对受雇人相对有利或比较熟悉的国家的涉外民商事法律作为合同准据法。  相似文献   
24.
以《中国国际私法示范法》为中心,结合世界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现状,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经济、法律环境,对《中国国际私法示范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同时对入世后中国国际私法的未来走向进行前瞻,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5.
论国际私法的国际法和国内法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界对国际私法的属性存在激烈论争,有国际法论、国内法论和二元论观点。确定国际私法兼具国际法和国内法性质,不仅有利于统一的国际私法的出现与完善,而且走出了传统误区,在国家主权和国际秩序之间最终找到最佳的平衡。  相似文献   
26.
国际私法是法学专业必修课程。讲授这门课程,首先要做科学的课程分析,其次要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试以鸡西大学为例,介绍这门课程的三个教学策略,即行动导向教学;教研结合的教学模式;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学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7.
清民是我国历史上国际私法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时期。清代国际私法的发展与领事裁判权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末修律时,对外国国际私法著作的引进,打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大门。  相似文献   
28.
法律制度是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国际私法是舶来品,三十多年来我国涉外民商法律和涉外民商事司法的积累,为我国国际私法教育的本土化提供了充分条件。必须尽快实现国际私法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的本土化,突出我国涉外民商法律的地位和涉外司法成果,为促进我国涉外民商事交往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9.
国际私法中的自体法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法理论是英国学者对国际私法的重大贡献。其与冲突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结合我国立法实践,对自体法理论及学说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对我国法律适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
传统国际私法理论以解决法律冲突、进行法律选择作为国际私法的根本目标,从而把国际私法与其调整对象国际民商实体关系完全割裂开来,这就极大地阻碍了国际私法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与当今复杂的国际民商关系极不协调。二战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立国际民商新秩序,并使之成为当代国际私法自觉追求的目标,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也是必然的。这种新的国际民商秩序应以主权独立、平等互利、公序良俗、诚实信用等为其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