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7017篇
科学研究   1002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374篇
综合类   136篇
文化理论   73篇
信息传播   190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834篇
  2013年   1036篇
  2012年   1282篇
  2011年   1333篇
  2010年   824篇
  2009年   853篇
  2008年   1228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花开的声音     
四季轮回 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春意盎然 躺在草地上 听到桃花开的声音 桃花开的声音 是娇嫩的 是美好的 是爱的抒情 夏日炎炎 望着湖面 看着鱼儿嬉戏 听到荷花开的声音 荷花开的声音 是可爱的 是纯洁的 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2.
喉咙打开是建立正确歌唱状态的核心,喉咙是否打开直接影响着声音的好坏。但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往往要求学生必须打开喉咙,同时还要求他们声音集中、明亮、要有穿透性,这使他们感到矛盾、迷惑不解、无所适从。这说明喉咙打开与声音集中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运用辩证法思维去认识、解决声乐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寻求协调、统一、平衡、科学的发声方法,获得美妙动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3.
声音     
《教育》2011,(4):9-9
"光有钱是堆不出好学校的,教育有着自己的属性和特征,它需要长期积累才能看到改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谈到教师队伍建设时这样说。  相似文献   
104.
数字与声音     
"第一,网络信息得到更有效的管控,尤其是个人健康医疗信息只对医院开放;第二,银行个人账户信息会更安全,现在银行询问客户密码是‘很不好的习惯’;第三,公众信息数据会更开放,普通网络用户将得到更多的访问权限;第四,个人电脑的影像和声音效果将越来越逼真,‘画面像素越来越小’,立体音响有望实现‘临场效果’;第五,政府以后会出台《互联网权利法案》,实现在法律层面保护网络用户,‘人们有权知道个人信息如何被使用’。"  相似文献   
105.
对于孩子的恐惧感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孩子害怕的东西与大人害怕的东西一样吗?他们到底怕些什么?当孩子害怕时,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孩子的恐惧感与生俱来,但不全然具有消极意义恐惧感是孩子最早出现的情绪体验之一。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这样那样的恐惧感就开始伴随孩子成长:害怕妈妈离开、害怕突如其来的声音、害怕陌生人、害怕黑暗、害怕东西被抢走……不管我们是否意  相似文献   
106.
挤压     
车子又兜过一个弯,妈妈叨念的动作突然休止下来,把她的眼光放在前面。我看不清楚她目光的焦点摆在什么地方,是路面?还是方向盘?还是她心里某一个符合路面曲度的委屈?手机的简讯响起,我趁妈妈不注意,瞄了一眼。是学长传来的,问我什么时候回宿舍。  相似文献   
107.
虚实之交     
雨正在下,卷起的是萧瑟。路过淮海路的书店,橱窗擦得透明,如生命的起始般。一窗之隔内摆着心理励志类书籍,以及,鼻头冻得发红的自己。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脑子里跳出这么一句话,于是,随着那句话的第九个字,回到一块棉絮里,柔软的,不愿走出的棉絮。光一下子涌入,是英语老师抱着书走进教室的一刻,勉勉强强坐直了。刚上完了体育课,教室里充斥着咸带鱼般湿嗒嗒头发的味道,以及汗水蒸发入空气的潮湿感,是慵懒的气息。突然她带来的一个词炸开了这份安逸。  相似文献   
108.
    
  相似文献   
109.
一忧——揠苗助长【代表委员声音】很多家长宁愿花大钱给孩子上各种名目的培训班,也不肯静下心来自己读几本关于孩子教育的书。朱善萍委员说,如果家长不用心去观察孩子的兴趣和潜质、因势利导,而是跟着社会潮流强行让孩子参加或许不适合他们的各种特长培训,会对孩子、家庭、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