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2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翊海 《成才之路》2011,(29):97-I0014
苹果公司创始人、前任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于当地时间5日因病逝世。乔布斯生前在维系企业与客户关系之间做出了许多出类拔萃的成绩,而苹果公司与客户之间也一直维持着牢固且富有乔布斯个人特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2.
中国古代“家训”是古人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道理的基本方法 ,也是我国古代长期延续下来的家长教育后代的基本形式。中国古代“家训”包含有以“孝悌”为中心的伦理教育 ,以勤俭为主的个人品德教育和以耕读为主的处事方式教育。其教育的方式采用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和训诫与引导相结合。封闭性、连贯性、传承性和双重性是中国“家训”的独有规律和特点。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积极因素对当代的家庭教育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83.
火花     
访美时间很短,但有点感受很深。 美国是一个从不或极少浪费智慧的国家。这听起来很玄,其实,很简单。美国人对“公”、“私”区分得既彻底又清楚,其智慧支出也就很清楚——要么把它贡献给国家,使自己的工作出色;要么把它贡献给自己,让自己的生活有意义。他们总能够把智慧用在需要用或想要用的地方,而不会去无谓地浪费,更不会把它用在非常无聊的地方。  相似文献   
284.
肖川 《师道》2008,(3):19-21
个性是一个人的处世风格。有人热情奔放,有人冷峻内敛;有人做事干净利落,有人则犹柔寡断、拖泥带水;有人积极乐观,惯于正面地看问题,有人则消极悲观,常常心灰意冷、无精打采。好的个性是自信而不轻狂,果敢而不妄为,温和而不软弱,沉稳而不迂腐。  相似文献   
285.
最牛的岗位     
1776年的某一天,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在宫中散步。就在她走过那片空地时,她惊喜地发现了一朵盛开的小花。那是开春第一朵花,在这片寂寥而寒冷的土地刚接上春意时,它就开了。小花深深地打动了女皇,触发了她对生命的别样眷爱:这个黄豆大小的生命,已准备了一年!女皇于是命令:“就在这个地方设一个岗,好好看守,别让任何人踩到这朵小花。”  相似文献   
286.
乌龟与蝴蝶     
佚名 《阅读与鉴赏》2008,(11):13-13
乌龟和兔子赛跑,因兔子骄傲,乌龟出人意料地赢得了那场实力悬殊的比赛。蝴蝶知道此事后,也要求与乌龟比赛。乌龟略加考虑了一下.接受了蝴蝶的挑战。但要求由它来确定比赛的项目及场地。  相似文献   
287.
小语会会长崔峦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现在,全社会的人都以口语交际为主要表达工具.  相似文献   
288.
《漁父》的作者是谁?作于何时何地?怎样看文中的“问答体”和其中的人称问题?笔者针对这些有争议的问题作了考辨和论证。同时对作品中两个人物的不同处世哲学及其思想文化背景作了比较和阐释,说明二者不同的人生处世态度呈现出不同的人生境界,从中更能看出屈原形象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289.
《汉书·郦食其传》曰:民以食为天。可见,吃,对人而言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是生命赖以延续的基本保证。人吃饭,首先是为了活着,这是物质层次的吃;但人活着,却不单纯只为了吃,而是让生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这就是精神层次的吃。人的一生,有“三道菜”是必吃不可的。第一道菜:吃苦吃苦是人生要学会品尝的第一道菜。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见挫折,经历风雨。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会  相似文献   
290.
人世多途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