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4925篇
科学研究   313篇
各国文化   42篇
体育   155篇
综合类   203篇
文化理论   58篇
信息传播   68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590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572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1.
王朝阳 《青年记者》2008,(12):72-73
现代社会没有人能够离开科技而生存,人们对科技报道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新闻媒体,本来就负有“传播知识,启迪民智”的使命,再加上受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理所当然应该报道好科技新闻,特别是深受受众欢迎的晚报都市报等生活类报纸。笔者认为,晚报都市报等生活类报纸不应该忽视科技新闻报道,而应该以广泛传播科学知识为己任,加大科技新闻报道力度,站在普通受众的角度,选择并揭示科技领域的变化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满足受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渴求。  相似文献   
22.
引言 “整合”一词由英integration译来,意即对资源进行加工、重组,使之重新形成合理的结构,通过整体优化来实现最大效益。媒体的整合功能在国内最早由席文举提出并解释为“媒体的新闻报道所产生的社会舆论力量,能够和社会事物产生共振并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作用”。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的编辑手段在传播信息、聚合民意、影响社会方面的整合功能更加凸显。不久前发生的“男子拒签,导致孕妇死亡”的事件,就是一次成功演绎网络整合社会的巨大力量和多重功能的生动案例。  相似文献   
23.
2007年,业界和学界关于广播理论的探讨较之往年更加务实和理性。总体看来,2007年中国广播理论界在重大广播媒介事件、广播媒体的生存策略以及广播行业科学发展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研究热情,体现出较强的理论自觉意识,取得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在广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广播机构竞争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广播产业持续复苏的多重推动下,2007年度中国广播理论研究领域在以下四个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特别值得大家关注。  相似文献   
24.
电视剧制播体制,是电视剧产业链上制作与播出关系的建构。从国内外电视剧产业的共性化特征来看,制播体制的建构和变革不仅仅是该产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且受到各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广播影视业的整体实力与竞争格局以及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8月18~19日,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江西出版集团承办的中国编辑学会第11届年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本届年会围绕如何适应新形势构建科学的编辑人才评价体系这一重要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6.
对《中图法》(第4版)中的多重列类的特点、表现形式、作用、类型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
谭静 《四川档案》2006,(4):35-35
1997年阆中市为修建罗家滩电站,需要征用苍溪县王渡乡农民的耕地。土地是农民的生命,农民们祖祖辈辈都是靠土地生活。为此政府对农民每户家庭实行每年一次的补偿。随着时间的流逝,征用方因更换了领导人后而不再履行补偿协议,于是征地单位与农民双方的矛盾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28.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日益增强,电视观众已不仅仅满足于通过传播媒体获得信息、知识,而更需要从中获得精神上的美感与视觉享受。甚至对于一个相对简单的新闻事件,电视观众也不满足在一个平面上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更想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去品味现象背后的多重意义。这就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思维方式上采取开放式的态度,增强思维的审美意识,这其中也包含编导者对事件内容和表达形式的筛选、取舍、加工,而这一过程本身就是编导者对现实生活审美感和审美思维的过程。笔者这里概括起来谈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9.
周昶 《记者摇篮》2006,(1):44-45
常言道,看报先看题。在阅读报纸时,无论什么人,面对报纸版面上登载的大量的新闻,都有一个不自觉的对新闻的选择和取舍过程,而这一选择和取舍过程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对报纸上的一个个新闻标题的浏览来实现的。正因为此,有人把标题形象地比喻成新闻作品的“眼睛”,认为只有“眼睛”传神,才能让新闻“留”住读者,并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你的报道才有价值;反之,如果标题平淡,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拒绝阅读,那么你的报道写得再好,也没有意义。留意当今的报业市场,近年来兴起的一些都市类、生活类报纸和网络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在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30.
由天津市档案局和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联合开发的《电子CAD档网络数字认证和多重签名系统》项目。在2005年国家档案局召开的优秀科技成果评奖会上,被评为三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