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姚冬 《课外阅读》2009,(15):32-32,33,34
厄运来临的痛苦挣扎 大江健三郎是继川端康成之后第二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  相似文献   
72.
大江健三郎,是一位日本的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文章,表现了一个生命对美和善良的不屈追寻和爱护。  相似文献   
73.
资讯     
《全国新书目》2008,(23):4-5
"学会史"献礼科协50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的"中国学会史丛书"首批13卷,于今年11月面世。该丛书第一批共13卷,包括物理学会、化学会、海洋学会、药学会、力学会等13个学会,每会一册,记述其建立与发展历程,是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的"献礼书"。  相似文献   
74.
75.
大江健三郎在其1994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辞《我在暧昧的日本》中,特地提到他与中国作家莫言等在亚洲这块既贫困又富庶的区域上“共同分享着古老、熟悉而又鲜活的”隐喻形象系统。本文在此背景下,从边缘意识和怪诞现实主义两个重要层面对大江与莫言的文学特质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日本文学国际化的两种模式——川端模式与大江模式,给中国作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6.
金星 《中文自修》2011,(1):27-28
背景简介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揭晓已有些时日。与以往不同,此次评奖结果揭晓后一直争议不断。这主要缘于此次获得诗歌奖的诗作被众多媒体和网友不屑地唤作"羊羔体",其作者身份又是武汉市的纪委书记。于是有了"’羊羔体’获奖,鲁迅汗颜"这样的说辞。其实在国外,就是总统拿到某个文学奖也稀松平常,是耶非耶,白纸黑字,任人说去。真要说汗颜,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的空缺,倒是一个明摆着颇使人羞惭的事实。"优秀翻译人才和优秀翻译作品的缺失已是一种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7.
试论大江健三郎小说的边缘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文化背景及作家的经历出发探讨大江健三郎小说边缘意识的形成原因及其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文章认为,边缘意识源于存在主义的影响及大江对社会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它在大江小说的表现,显示出了独特的文学气质。  相似文献   
78.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战后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大江文学是当代日本文坛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日本战后文学的发展过程之后,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大江从50年代至80年代各个阶段创作的基本特点,以及题材、主题的转换情况,并对各个阶段的部分重要作品作了评介。  相似文献   
79.
《康复的家庭》是大江健三郎以自身家庭为背景描写家庭生活的长篇随笔。除了记录大江一家的生活点滴之外,书中还描述了作者接受残疾儿的思想转变过程以及对家庭的理解。初始选择逃避的大江在自我反省和周围人的鼓励下,终于以残疾人父亲的身份面对人生境遇里的挑战,并越发地感受到家庭不可动摇的地位。  相似文献   
80.
大江健三郎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通过对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接受和超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学思想和创作方法。经由西方文化的洗礼,大江健三郎把《圣经》知识熔铸到创作中,使其文学渗透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救赎情怀。同残疾儿子共同生活的经历以及对广岛、长崎核爆患者深重苦难的体悟,激发了大江文学中宏大的共生感。而作为一个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大江把个人的、家庭的痛苦,升华为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关注,最终形成了一种超越一般宗教的普世救赎意识,浸润到大江文学中,体现了大江对人的终极关怀,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