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1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行动英雄     
我14岁那年,一位会看相的同乡对我母亲说:"你儿子眼眸无神,骨瘦如柴,未来恐难成大器。他安分守己,终日乾乾,勉强谋生是可以的,但飞黄腾达,恐怕没有他的福分!"我母亲刚刚失去丈夫不久,这番话令她很心酸。母亲把失望放在一旁,安慰和鼓励我说":阿诚,天命难算,上天一定会厚待善良、努力的人。再艰难,只要一家人相依一起就不错啦。"我当然相信母亲,但我更相信我自己!我请母亲放心,我内心相信,只有自己双手创建的未来,才是唯一能信任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2.
罪己诏产生并成为中国古代帝王的政治传统,除了现实的政治需要和禹汤“罪己”的示范外,有着更深的文化因素的作用:对君主“以德配天”的德治期求是主因,而“天人感应”的天命观是其终极根源.  相似文献   
103.
尚烨 《文教资料》2010,(9):85-86
孔子本人从事过巫史职业.其文化背景与商周时期的巫史阶层的天命观有着重要的联系。春秋时期,孔子实现了由巫史而士的转变.但巫史传统对其思想仍有深刻的影响。他强调君子要敬畏天命.要知天命,却慎言鬼神,并用天命来解释世俗化的人生,让人与天命合一,对天命进行了由巫史传统至世俗化的改造。  相似文献   
104.
徐复观对历代有关孔子"天命"的解释做了仔细地梳理和评价,从中可略窥徐复观对中国古代哲学经典阐释的路径和独有的方法,这种路径既不同于清人考证式的研究,又不同于"五四"时期熊十力等学者的研究路径,他对以上二者尤其是以西方形而上学来解析儒家的方法提出了批评,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回到原典本身尊重中国哲学特质的思想,徐复观认为应以"体验"的方法与"敬"的态度来面对中国传统哲学经典,而体现出探索我们自己民族传统哲学经典解读与研究方法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5.
<穆天子传>描写了西周穆王巡游西域的故事.作品无论是构思还是文本线索,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天命人事"观.天命威严,神性的不断显现昭示着天命拥有绝对的权威;人事繁杂,德治和礼治的有效结合保证了"天命"统治下的人事活动行之有序.  相似文献   
106.
107.
"安"是孔子对于仁的一种重要态度,一指"安守仁道",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做到久处约、常处乐;二指儒家安其仁而无适不然、从心所欲的境界,这体现出儒家高度的道德自觉和道德境界。孔子"安于仁"的思想内含着仁与天命、仁与礼的关系的合理解决。新儒家学者从直觉主义出发,多以"不安"来指点仁,最终目的却是求得"安于仁"。  相似文献   
108.
《左传》对灾异、卜筮、梦象等神秘事件的描述,既是春秋时期巫风盛行的真实反映,又融合了作者“崇礼尚德”的理性精神,体现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判、对历史发展动因的思考.天命与道德合一的历史叙述,使《左传》呈现出“巫史交融”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09.
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承担社会责任,是不是我们的义务?我认为人最大的悲哀是患上冷淡症,套上自命不凡的枷锁,在专业、行业和权力的高岗上,却失去自重心。那些对社会问题无动于衷的借口大王,一定被社会唾弃和淘汰。  相似文献   
110.
司马迁的《史记》可谓是中国史学领域的一朵奇葩,对我们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对于《史记》的天人观,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司马迁的《史记》主要持天人相分的观点,但在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之下,仍然脱离不了天命论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