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2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集周代社会诗歌文大成的《诗经》 ,既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光辉文学著作又是周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然而前人多从文学的角度去研究其价值 ,而很少涉及到它所反映的其他社会内容 ,例如周人的宗教哲学观等。从《诗经》的大量篇章中 ,论证周人宗教哲学观在《诗经》的表现并进而分析周人之宗教哲学与殷人宗教哲学的相承相因相革的关系 ,从而论述周人宗教哲学反映于《诗经》的内容 ,是周人对殷人宗教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2.
货币是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里,它往往又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秦朝的圜形方孔“半两”钱币除具备一般货币的功能外,它还包含着一定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33.
节目中的宋智孝,随性、自然不做作,而她时而展现出来的霸气和果断,更是令人啧啧称赞!最近的新剧《天命》,让人看到了她的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34.
《大中专文苑》2009,(7):42-43
人类所有流芳千古的书,例如《圣经》,例如《小王子》,都有极其精简直白的语言,都会道出一个生活的真理——这个真理人人都懂,但大多数人都视而不见。《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部被翻译成68种语言、风靡全球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登上  相似文献   
35.
孔子的天命鬼神观思想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从孔子对“天”、“命”、“天命”的理解和对“鬼神”的态度;“知命”、“顺命”、“乐天”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关系;天命鬼神观所体现出的注重人事和重视现实的精神;天命鬼神现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及其影响四个方面试图全面而又在最大程度上认清并分析孔子的天命鬼神观。  相似文献   
36.
庄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丰富的内涵。而其中“虚无”观念影响深远,庄子文化中的“虚”中有“实”的内容,主要反映在庄子对天命,自然以及社会的观点上,他的这种思想固然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也的确能给现实中的失意者以慰藉,使他们能以恬淡平和的心态面对挫折。其美学魅力已经渗透到中华文化中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37.
在孔子五十岁那年,阳虎在内乱中失败,出逃到了鲁国边境城市阳关。从这一年开始,孔子走上了仕途,以实现其“为东周”的政治理想。孔子所说的“五十而知天命”,指的不是对万物之理、仁义之道或宿命等哲学观念的体悟,而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拨乱反正的政治使命。孔子对天命的体悟,与春秋末年各国周文化的衰落、鲁国具体的政治环境的变化及其个人的学识、抱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8.
最近读《史记》,对"天命"一词有了两点新的感想。一、天命即民命,国君要顺民命而御之司马迁在《儒林列传》中记载了辕固生和黄生争论的一段话。原文如下:"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弒  相似文献   
39.
罪己诏产生并成为中国古代帝王的政治传统,除了现实的政治需要和禹汤"罪己"的示范外,有着更深的文化因素的作用:对君主"以德配天"的德治期求是主因,而"天人感应"的天命观是其终极根源。  相似文献   
40.
本文针对朱子《论语集注》中的天、命等哲学范畴作较为细致的梳理,分析朱子式经典诠释的理学特色,并发掘以朱子为代表的宋代理学家在儒家经典注疏上所开辟的新路径,进而探讨朱子理学经典诠释在思想史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