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人们通常把北京大学的前身追认到晚清戊戌变法时候设立的京师大学堂,但自从胡适提出“北京大学是历代的‘太学’的正式继承者”之后,北大校史溯源当从太学、国子监起的提法得到了部分学者的附和。然而追考历史,北大及其前身京师大学堂不仅与太学、国子监之间缺乏事实上的关联,更无内在精神和教育传统上的承继关系。相反,作为新式官办最高学府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创立,恰恰意味着太学、国子监绵延两千年的“学统”终于断绝。  相似文献   
92.
古代明堂、太学混而不分,这对后世的封建教育影响甚深。本文针对学术界关于汉武帝建立太学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进行了初步的论证。文章继而从王莽与汉代太学开始的官方教育的不同评价入手,对封建教育的政治工具性、学术独断与僵化、思想保守与禁锢进行了剖析,并对其历史上的负面影响作了批判。  相似文献   
93.
范正娥 《科教文汇》2007,(8X):31-32
两汉时期,太学、郡国学、私学三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太学设在京师,具有强烈的号召性;郡国学在地方郡治,贯彻太学的教育理念,并积极推广教育,具有有效的贯通性;私学以其普及性、根基性,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太学的号召性、郡国学的贯通性及私学的普及性,带来了两汉教育和文化事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94.
历史上 ,太学本为品官贵族子弟而设 ,宋代太学却将庶民纳入招生范围。王安石改革太学教育 ,实行三舍法 ,太学具备了一套严密的考试、选拔、奖惩制度。至宋徽宗时 ,太学达到鼎盛 ,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文对宋代太学发展历程、原因、意义作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95.
汉代的教化内容,实质是朝廷的统治理念,而推行教化的过程,就是自上而下将朝廷的统治理念贯彻到民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官学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学中的礼乐教化起到了示范作用,而官学中培养的儒者成为向基层百姓解释诏书律令的关键人物,并顺理成章地成为各级官吏的主要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96.
宋代对太学学官已经逐渐形成了台谏监察为主、学生监督和学官自身监督为辅的三位一体、内外结合的严密监察机制,并对太学学官的违规失职等行为实行近乎严苛的规定和惩治.  相似文献   
97.
曹颖 《文教资料》2008,(25):98-100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并有着探索高深学问的传统.本文以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形式之一——汉代太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原因与必然性,并进一步指出当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教育思想对太学的教学形式的影响,阐述在政教舍一的情况下"学而优则仕"价值取向的产生和由此带来的古代学术怀疑精神的缺乏及其对当今学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系统完善的宋代官学成为宋代教育的一大特色。通过对近十年来发表的有关宋代官学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宋代太学、国子监、地方官学、专业教育研究及宋代官学综合研究等方面。通过文献综述还发现研究中出现了研究深度不够、选题重复、学术影响力差、"近亲繁殖"现象严重等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99.
对于南朝太学,学者们有以下四种不同观点:一、南朝有太学;二、南朝无太学;三、南朝时只有陈朝有太学;四、“南朝‘太学’与‘国学’为一校二名,实际是指同一所学校”。第一种观点是可取的。首先,不能由《建康实录》的记载,得出太学并入国子学的结论。相反,《建康实录》的记载明确显示,国子学与太学相距四里二百六十步,是两所各自独立的学校。其次,南朝有关太学生、太学实体及其内部教学活动的记载,足以证实太学的存在。再次,在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是国家建设的一项首要任务;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太学作为一项“传世共守的制度”成为官学的首选。宋、齐、梁、陈四朝顺利接替前朝政权的同时,承袭了太学机构并继续开办下去,几乎不存在停办与重开的问题,所以史书没有南朝太学废立的有关记载。  相似文献   
100.
文章通过欧阳修对"太学体"的排斥为出发点,指出他与石介在诗文革新中的不同态度.结合欧阳修对石介的批评详细分析了他们两人之间的分歧:首先,是思想上有"异"与"常"的区别:其次,指出二人之间对"道"的不同认识,以及由此引起的对待文学的不同看法,总结了欧阳修的基本文学思想,肯定了他宽容、辩证的文学观对有宋文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