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5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61.
本文阐述了法定离婚理由的重要地位及其立法状况,主张自由离婚,反对限制离婚。认为不应把“婚姻关系破裂”代替“感情破裂”作为我国判断离婚的法定理由;应把“有无和好可能”视作“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62.
我国婚姻法关于离婚原则的规定有着明显的缺失,即立法过于趋前,缺乏对我国婚姻状况的准确认识;对婚姻本质的认识过于狭隘,导致立法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审判活动也有随意性、盲目性。应将婚姻法规定的“感情确已破裂”改为“婚姻关系确已破裂”更符合法理,也符合当前离婚立法的趋势,同时,也便于司法实践中的操作。  相似文献   
63.
张晓霞 《兰台世界》2013,(19):143-144
<正>巴县婚姻档案是清代巴县衙门在行政管理和诉讼处理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真实的历史记录,共计6000余卷。这些档案是当时当事直接形成的,并不是事后根据记忆或者传言编写的,具有图书、报刊和其他各种文献不能代替的特殊地位,价值珍贵,绝不亚于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档案和私家档案。它不仅是清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还是清代地  相似文献   
64.
姜凯 《教师》2013,(29):125-125
依恋在婴儿从母体分离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伴随着个体的一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0~1.5岁,安全依恋的满足情况对于婴儿显得尤为重要,影响依恋的因素主要是母亲对婴儿生理需求的满足情况.是否得到满足和满足的类型对成年后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婚姻关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5.
《课外阅读》2009,(22):34-35
六亲不认 当今“六亲”泛指亲属。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一据《左传》说,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二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三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  相似文献   
66.
家庭关系     
朱李平 《家庭教育》2014,(12):M0002-M0002
与人交往,是从与家人交往开始的。孩子降生于一个家庭,从此就开始与这个家庭中所有的人交往。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都会和他形成一定的家庭关系。所谓家庭关系,就是家庭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其中婚姻关系最重要,它是一个家庭最早的关系,是组成家庭这个社会组织的基础,也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关系。因为婚姻关系的交往,才有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7.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这种称呼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①中国古代社会亲属称谓之丰富完备在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成书于秦末汉初的<尔雅>列专章"释亲"分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大类来解释古代的亲属称谓.亲属称谓不仅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血亲婚姻关系,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语言在变化,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称谓语所传承的汉文化信息也不可避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选取几组亲属称谓古今对比来窥见古代文化一斑.  相似文献   
68.
曲静 《文教资料》2009,(11):35-36
小说家简&#183;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五桩婚姻。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婚姻的分析,探究简&#183;奥斯汀理想的婚姻观,并指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9.
婚姻关系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同时也是一种基本的法律关系.修改后的婚姻法第4条规定"夫妻双方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学者观点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历史的倒退",夫妻间的忠实义务是道德问题,不能用法律手段来强调.但更多的学者则对此表示肯定,认为"夫妻应负忠实义务,这是基于个体婚姻的本质要求,是一夫一妻制度的具体体现",在婚姻法中增加"忠实义务"的规定是立法的一种进步.笔者赞同后一种学者的观点,并试图对忠实与配偶权的法理意义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70.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把“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判决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其合理性与进步性无可否认,但在认定方面有着不可克服的局限。以“婚姻关系破裂”作为法定离婚理由,在尊重婚姻当事人意志的同时,也强调了婚姻的义务与责任,使社会利益要求与法律要求相一致,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当代世界婚姻立法的潮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