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0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自James Martin的评价理论系统发展以来,该理论常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话语分析,如新闻报刊语和自传话语等。然而,小说话语则很少涉及。本文运用了评价系统项下的态度系统对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的婚姻观进行评价性解读,借以说明评价在小说话语中的重要作用,且以期在评价中找寻作者小说话语的文体风格特色。本文发现,小说中情感和判定常以名词化形式出现;过程情感表达不仅涉及到心理过程,还涉及到关系过程以及言语过程。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涉及婚嫁类的词语相当多,从这些词语可以体现出蒲松龄的婚姻观:与"媒人"相关的词语表现作者"非媒不婚"的观念;婚礼过程用词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反对"非礼成偶",认为婚姻过程中的礼仪不可或缺;与纳妾相关的词语也体现出作者始终默许"一夫多妻";从婚后相处的词语中可发现蒲松龄不太赞成离异和休妻,即使真的要离异或者再续再醮,也都必须符合传统礼仪。  相似文献   
13.
曹雪芹的婚姻观与“痴理”相似,原书的构想是以藕官、艹的官和蕊官隐喻、暗示宝玉和黛玉、宝钗间爱情关系的结局,是钗、黛和好而非对立,证明脂本脂评“伪造说”之非是  相似文献   
14.
15.
<傲慢与偏见>一书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用行动告诉世人:不能为了金钱、地位、财产而结婚;但结婚不考虑这些因素也是不行的.她在任何时候都坚持自己的主张,坚持做自己,因而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收获美满的婚姻.她的婚姻观不仅引起了当时人们的注意.也足以警示现代人: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正确的婚姻观,什么是应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6.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品。作品运用巧妙的情节构思、机智和幽默的对话方式和讽刺手法,向世人展示了四种婚恋观,并从侧面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乡村生活、文化背景、社会状况和经济关系。这部作品至今仍给它的追随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加地被证明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纯真年代》是美国女作家伊迪斯·华顿的一部获得普利策奖的重要作品。它展示了当时老纽约社会的婚姻观及价值取向。在作品中所塑造的埃伦·奥兰斯卡夫人被认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新女性形象。而梅·韦兰则被多数评论家认为是一个工于心计、狡诈自私的形象。通过研读文本,我们发现,无论埃伦·奥兰斯卡,梅·韦兰,还是主角之一的纽兰·阿切尔,他们对婚姻的态度及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作者伊迪斯·华顿婚姻矛盾观的反映。本文试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出发,阐释这三者对婚姻的不同态度及选择,并结合伊迪斯·华顿的个人经历探讨其女性意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从《诗经》、汉乐府看西周、汉代人的婚姻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部研究西周时期婚姻家庭问题的资料,同样汉乐府也是我们研究汉代人婚姻观的重要依据。本文从《诗经》、汉乐府所提供的史料为线索,从恋爱自由度、女子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和离异现象三个方面将两个时期的人们的婚姻观念做一对比。这对于我国古代婚姻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飞飞 《考试周刊》2011,(66):236-237
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思想冲击、社会压力等迫使越来越多的韩国年青人在婚姻问题上踌躇不前.再加上女性地位的提高,独立与平等要求的提高,韩国的婚姻观呈现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以日常生活为主要素材,通过描写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婚姻的不同态度与选择,形象地反映和讽刺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保守闭塞下的英国乡镇生活与世态人情,表现出了英国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的婚姻观。本文阐述资产阶级婚姻观,探究简·奥斯汀理想的婚姻观,并指出小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