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7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3篇
教育   4151篇
科学研究   612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275篇
综合类   281篇
文化理论   197篇
信息传播   14948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599篇
  2022年   725篇
  2021年   628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450篇
  2016年   687篇
  2015年   1018篇
  2014年   1666篇
  2013年   1190篇
  2012年   1894篇
  2011年   1813篇
  2010年   1457篇
  2009年   1281篇
  2008年   1616篇
  2007年   1131篇
  2006年   899篇
  2005年   747篇
  2004年   494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网络社会下,电视媒体受到了很大冲击,城市台民生新闻节目遭遇空前的挑战。《新闻广角》从艺术与新闻的交融、去电视化的品牌战略和公共新闻转向等创新,实现了媒介形式、媒介表征和媒介意识的"再媒介化",为自身赢得新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某种意义上实现了"逆生长",也为城市台在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实践探索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2.
93.
94.
95.
96.
97.
蒋恺 《传媒观察》2022,(7):90-95
在传统的非遗传播传承的文化空间日渐消解的同时,开放、多元、活态的媒介空间不断扩展文化空间的边界,使其承担起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功能。媒介空间中文化空间的复兴,使非遗突围进入新的安身立命之所。本文从可见性切入,关注作为关系生产的社会化媒体的崛起,如何使得空间在权力和资本共谋之下,产生全新的文化空间,原来的碎片空间又如何被抛向可见性的全景视域。借助短视频拓展传播渠道和范围,吸引年轻群体的积极关注和参与,并基于短视频生产链设置非遗短视频传播机制,成为构建活态传播传承的新路径;同时,文化场域在遭遇媒介场域的反噬后,短视频这一新媒介传播的风口形式,并没有带来非遗活态传播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8.
《今传媒》2022,(2)
《今传媒》是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在近20年的办刊经历中,得到全国新闻传播学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关爱及大力支持,现已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类期刊,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名刊工程遴选期刊,中国传媒类高校学术成果展示重点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为第一批社科类学术期刊。曾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荣晋数字阅读影响力"百强期刊"。本刊主设栏目为"传媒大讲坛""新媒体纵横谈""融媒体探究""广播电视音像""图书报刊出版""影视作品欣赏""文化艺术传播""媒介经营管理""教育传播与思考"。  相似文献   
99.
影游融合是影视与游戏的“再媒介化”。影视与游戏具有媒介共通性与差异性:都是“前框架性”叙事结构,但游戏偏于“玩家嵌入”与空间链接,影视偏于镜头组接;都有认同美感,但游戏是体验认同,影视是情感认同。影游融合在叙事层的具体方式为“文本跨媒介”改编与“游戏框架”式叙事搭建。影游融合的“及时反馈性”可以满足受众的“控制”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100.
李珊 《东南传播》2022,(2):26-29
青年群体异质性的媒介实践受到现代社会时间感知的影响,“现时化”的时间感知外化为消极的媒介依赖,“当代性”的时间感知外化为积极的媒介创作。不同的时间感知则受到媒介技术的影响,叙事建构是中介或者连接两者的方式,但是周围世界经过二进制媒介的储存和传输却造成了记忆的“不遗忘”和经验的“不持续”,使得叙事不能得以建构,继而影响了青年群体对时间的不同感知,产生了不同的媒介实践。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通过存在者显现,存在者则通过时间性存在。对于时间的感知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存在问题。因此,我们要以“凝思生命”的姿态去保存时间,通过“时机的复活”与未来对话,这也是本文从物质性视角观照媒介实践的意图,揭示人与媒介、非物质与物质的共存和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