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9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5314篇
科学研究   538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268篇
综合类   315篇
文化理论   139篇
信息传播   14567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780篇
  2022年   925篇
  2021年   906篇
  2020年   533篇
  2019年   579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506篇
  2016年   736篇
  2015年   1020篇
  2014年   1656篇
  2013年   1245篇
  2012年   1906篇
  2011年   1787篇
  2010年   1453篇
  2009年   1296篇
  2008年   1617篇
  2007年   1106篇
  2006年   786篇
  2005年   623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一、央视科教频道:坚守"三品"、拒绝低俗电视观众真正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权衡取舍中,我国电视频道应该如何抉择?央视科教频道的频道定位和发展战略给了我们有  相似文献   
992.
媒体扫描     
2007卫视版图之变王永连在《2007卫视版图之变》一文中指出,"2007年,卫视频道品牌竞争将进一步升级,随着以京沪为代表的、有雄厚实力和后劲卫视的加入全国市场竞争,卫视全国格局将面临新的变局"。省级卫  相似文献   
993.
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广播媒体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也在加速,收听数据作为广播媒介市场上的“通用货币”,对电台的经营管理和广告创收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谁着力研究收听市场,细分受众市场,把握核心听众,做到有的放矢,谁才能在市场化的今天走在时代的前列。笔者结合AC尼尔森、赛立信两家专业调查公司,[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4.
方箫 《新闻传播》2007,(7):51-52
主持人,是电子媒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们运用形象、有声语言、肢体语言和其他辅助形式为媒介宣传服务,成为媒介宣传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的不少人依托媒体节目影响的扩大进而上升为该媒体的文化品牌(甚而在这些人当中,出现了少数以“主持人”为职业的个人,他们拥有改变媒体文化和媒体某方面价值观的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该媒体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要谈论的,就是由这些主持人所构成的当代中国“主持人文化”。  相似文献   
995.
周鸿铎 《视听界》2007,(2):44-46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各类社会组织(机构)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入到“文化创意产业”的浪潮中来。广播电视媒介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都在积极培育具有本国特色的创意广播电视媒介。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正在崛起的中国的广播电视媒介应该怎么办?这既是我国广播电视人关注的问题,也是国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6.
997.
中国传媒国际竞争力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使得没有哪个国家.哪个行业能够回避全球范围内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在我国的传播媒介领域.同样面临培养和提升国内国际竞争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8.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对于“舌耕为业”的教师来说,语言则是其劳动的特殊手段,是教师专业知识、技术、文化修养乃至精神境界、道德水准等素质的外化,是其“传递、解惑、授业”的重要媒介。鲁迅先生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的,非下苦功夫不可”。  相似文献   
999.
通过电化教学的特殊效应分析,论述了声像教学在人体生理学教学中的作用:电化教学有着明显的信息传递优势;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000.
再现"媒介真实"--"真实再现"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确实具有"再现现实"的性质,但它绝不是现实的原貌,而是现实与非现实辩证的统一.电视纪录片中的现实,主要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器官去"观察"的现实,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于各种各样生活的体验则是一般意义上的"体验的现实",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电视纪实类栏目、电视纪录片某种程度上是编导的主观反映,具有主观规定性.但我们必须承认,根据一定主观意识截取的部分,仍然要受到包含这部分外界全体法则的控制.这就是电视纪实类栏目、电视纪录片中"真实再现"得以生存的原因."真实再现"并非是对于"真实"的"再现",而是对于已经消失在镜头前的"真实"提供历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