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再也看不到他新写出的、散发着墨香的古奥而又典雅的大篆和汉简了; 再也听不到在他摆满古玩和字画的书斋里。他同我谈文论道、纵论时事、赏评书画的朗朗声音了;  相似文献   
72.
蔡中寅  张扬 《收藏》2009,(1):90-91
近日,徽州名门望族汪姓的一位后人,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清末名书家陈璃的四条屏展示出来,使得爱好字画收藏的朋友们大饱眼福,经眼的藏友们还就书法作品进行了研讨和赏析。  相似文献   
73.
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出台背景下,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应时顺势,意义匪浅。人类认知方式图像化转向和数字媒体技术革新带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嬗变的现实,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为理论基础,创造性提出“数字画”——思想政治教育新兴载体的概念,并从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课程”与新兴载体“数字画”的整合运用着力,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画”教学的内容生成和整合运用研究。  相似文献   
74.
收藏古董和名人字画,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件很风雅的事。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智士能人热爱这一工作。有的人为此倾注了毕生精力,甚而至于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和其他文化名人一样,都是民族文化史上耀眼的明星。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李济,就是这样一颗明星。  相似文献   
75.
元代,是中国绘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此期中国画注重笔墨情趣,融入传统书法,强调诗、书、画的统一,集中地反映于山水和花乌领域。元代创文人绘画新天地,钱钟书先生指出,“元人之画,最重遗貌求神,以简逸为主,元人之诗,却多描头画角,以细润是归,转类画中之工笔”。  相似文献   
76.
一喆 《收藏界》2010,(1):116-116
1986年的一天,我去拜访一位朋友。朋友知我痴迷字画收藏,于是翻出他珍藏的一幅石鲁的斗方。因印章是手画的画印,我当时怀疑画是赝品,但盛情难却,我只好把画带回。  相似文献   
77.
天籁是什么?天籁是日月星辰的运行,是风雨炯云的变幻,是大地上万物生长的姿态;是天空中百鸟的翔舞歌唱,是草的叹息,花的微笑,昆虫的私语;是月光在水面上流动,微风在树林里散步,是细雨亲吻着原野和城市……  相似文献   
78.
赵银女 《兰台世界》2016,(20):33-35
字画档案兼有艺术品和档案两种特性。由于字画档案有着来源渠道多、年代跨度比较大、规格和形状比较多等特点,这些字画作品无论是否经过托裱或装裱、装帧成卷轴和挂片等等,基本都是以原始状态存在,这就给保存带来很大的难度。本文针对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完好无损地保管字画档案并就分门别类地存放、利用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9.
图书馆持续发展字画馆藏的5个理由是:字画本应属于图书馆的收藏范围,圈忙靖收藏字画有相关法规支持,字画在图书馆可得到专业保护,字画藏品可满足读者的读图需求,字画数字化足数字化复制保护工作的难点。延缓字画损耗的保护工作实际是维护、发展这一特色馆藏。  相似文献   
80.
出土考古资料的刻划符号应分象形类和抽象类两种,从文字的性质看,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类的刻划符号和图案,而非抽象类的刻划符号。中国文字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作为记录历史事件的文字功能来看,中国早期文字经历了从文字性符号、文字画到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的正式文字产生过程。从出土的陶器刻划符号和图案特别是出土的器物与殷墟甲骨文形体比较情况来看,中国早期文字性符号的起源是距今8 000—7 000年的裴李岗、大溪文化时期,距今5 000年之前的仰韶文化晚期是文字性符号的一个大发展时期。汉字体系的正式产生是距今4 500—4 000年之间的龙山文化时期,也就是传说时代的尧舜至夏初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