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6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2 毫秒
31.
《红楼梦》中贾宝玉有段名言,大意是未出嫁的女儿是颗宝珠,出了嫁的女儿就变成了死珠,再老些竟成了鱼眼睛,连珠子都算不上了。这段名言可与另两段名言结合着理解。其一:“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相似文献   
32.
《红楼梦》中贾宝玉有段名言,大意是未出嫁的女儿是颗宝珠,出了嫁的女儿就变成了死珠,再老些竟成了鱼眼睛,连珠子都算不上了。这段名言可与另两段名言结合着理解。其一:女儿  相似文献   
33.
徐敏 《文教资料》2008,(28):312-314
大学语文教育应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悉心辨察培养学生对人、事敏锐的感受性,并形成健康的文化与道德评价视野.文章通过对大学语文<婴宁>篇的细读,提出了一些以往未被注意的令人不安的文化现象,期望由此引起对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视.  相似文献   
34.
宁红茶是我国茶叶中的珍品,主要产于修水、武宁、铜鼓三县。长期以来,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十九世纪中叶,宁红茶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民国以后不断衰弱。到解放后又逐渐恢复和发展。回顾这个历程,剖析其原因,对当前宁红茶的发展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35.
替考拉宁为游动放线菌属发酵产生的一种糖肽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本文分析了该品的产品特性、市场优势与国内外动态,预计发展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36.
曾经看过北京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上的《皇帝的新装》的课堂实录,真是朴素又精彩。第一课时,只有三步。第一是“打开书,准备读课文”,于是抽几位学生连接起来把课文读了一遍;第二是在第一步时就提出的,要学生边听边思考“一个……的皇帝”的问题,把省略号部分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第三步也是以第一步为基础,要学生用一个字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宁老师以“读”为前提的三个步骤,看起来毫无特色,但却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37.
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图书馆,始创于1909年.经过20余年的辛勤搜集,到1931年,该馆成为中国最大的公共藏书机构.1933年1月,该馆奉命将藏书精华装箱南运,分存于上海、南京两地.抗战全面爆发后,上海存书精华部分被秘密运往美国寄存,其余存沪、存宁、存平图书则被日伪控制.解放战争胜利前夕,除存宁部分舆图被运往台湾外,其余均重新人藏平馆.寄存于美国的善本精华,则于1965年11月入藏台湾国民党中央图书馆.  相似文献   
38.
在近代中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男权至上的社会关系逐渐发生变化。本文拟透过近代道教学者陈撄宁与女词人、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吕碧城的讲道与求道活动,探讨男性出于挽救国家危亡和道教颓势等原因,关注女性包括宗教情感在内的各方面问题;而女性主体意识也随着自身社会地位的提高逐渐萌生,并支配其作出抉择。女性在受到男性引导的同时,也对男性的观念和行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翻译作品既包含有原作者风格,又渗透有译者风格.然而,文化语言的差异,使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产生不可避免的差距.如何在翻译中处理两种风格关系使之更全面地译出原作品的精髓是具有探讨性意义的.通过比较白朗宁夫人的诗歌译本,试图以哲学的辩证观点看待翻译作品中风格的矛盾问题,力争在转译原作艺术风格的实践中,使翻译作品最终达到形似与神似.  相似文献   
40.
从分析<婴宁>作品主人公性格特征入手,揭示了作者蒲松龄对人性美的构建--自然纯洁、富于智慧,并从蒲松龄所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审美历史传承及社会理想等方面探析了作者审美取向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