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3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张康 《文教资料》2009,(19):29-30
<英国病人>的结构性不仅体现在小说主题之上,更体现在它独特的后结构主义叙事--小叙事.本文从小叙事的角度,解读小说主人公之一的Almasy的二战个体经历,并由此论述小说是如何解构二战历史宏大叙事的二元论.  相似文献   
32.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在小叙事中表现出对宏大性的追求,并由此导致了作品前后部分风格迥异、骤然从喜到悲的表象。这种现象在中国小叙事电影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儒家文化的浸淫以及中国的特殊语境导致创作者具有浓厚的"元叙事情结",因此,利奥塔所推崇的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拒斥和反拨尚难以真正在电影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33.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境中, "大我"与"小我"是一对相互关联、内涵又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概念.从一般意义的层面来讲, "大我"通常指向宏大叙事,常常与国家、民族、社会等意义指向相联系;而"小我"则成为个体、自我、个人等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4.
日常生活叙事的参照体系是被人们称为"空洞的政治功能化"的宏大叙事.从本源上讲,宏大叙事这一说法来自后现代理论,与语言学关系密切.一般来讲,宏大的叙事是一种具有某种一贯的主题的叙事;常与意识形态和抽象概念联系在一起;与总体性、宏观理论、具有部分相同的内涵,而与细节、解构、分析、差异性、多元性、具有相对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针对“体育”一词的界定,在体育理论界形成,对待语青问题的三种态度:第一种认为语言应该足明确而具体的;第二:种与第一种态度截然相反,认为那是现代语言哲学的一种宏大叙事.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第三种则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语寿问题在体育界无关大局,  相似文献   
36.
艺丹 《中国出版》2013,(22):70-71
《新闻人》(作家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是一部新写实主义的小说,以新闻体制改革为主题,通过细致刻画改革年代媒体从业人员的不同形象来揭示整个社会变革和时代变革,尤其是针对文化体制改革,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小说以《新华大时报》副刊改版为主线,塑造了魏晓东、冷妍、宋博等一批"新闻人"形象。作者丑丁是新闻记者出身,熟悉媒体的生活,这是能够刻画出不同类型新闻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7.
"微时代":宏大叙事的终结者?"微时代"的到来不仅影响着人际间信息沟通的方式,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人们对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接受习惯和审美趣味,并将最终改变媒体的传播形态。当信息的受者悄然变身为信息的传者,甚至是信息的发布者,  相似文献   
38.
《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西方小说没有一个概念不曾在塞万提斯的作品里初露端倪"。塞万提斯通过塑造荒诞严肃却又虔诚可爱的堂吉诃德,戏仿并批判当时骑士文学的矫揉造作、生硬枯燥。他笔下的堂吉诃德和仆人桑丘从十七世纪的西班牙走来,变换了语言,超越了国别,跨越了时代,焕发出历久弥新的风采。由世界名著《堂吉诃德》改编的立体电影《魔侠传之唐吉可德》(以下简称《唐吉可德》)自2010年10月在全国公映以来,以重释经典的手法和国内首部"全3D拍摄"吸引了观众眼球,但又因剧情薄弱,缺乏高潮,3D技术稚嫩引发争议。无论如何,这部电影都是堂吉诃德中国化的又一次创造,它让我们再度审视文学  相似文献   
39.
从本源上讲,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同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利奥塔联系密切。宏大叙事本意是一种“完整的叙事”。学者已总结出与“宏大叙事”相关的解读:“常常与意识形态和抽象概念联系在一起;与总体性、宏观理论、共识、  相似文献   
40.
何春燕 《科教文汇》2009,(13):219-220
本文主要从内向外的视角来分析《离骚》,认为《离骚》是屈原趋向内心的真实世界。而其叙事论述场面虽看似恢宏壮观、实则较为狭小局限,这与屈原自身的性格局限相关。《离骚》是一个水晶球一般的世界,虚幻、真实,但又局限、束缚,因而更有悲剧的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