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儒家是否宗教”的争论与困境 关于“儒家是否宗教”,一直争论不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尤其是叫,国礼仪之争”时期:清末民初变法者提倡国体、政体改革,面临着儒家如何定位的问题.戊戌变法之际.康有为要立“孔教”.而“五四”新青年则提出打倒孔家店;1978年自任继愈提出“儒教是教”说至今,该问题争论持续升温。  相似文献   
32.
20世纪关于“儒家是否宗教”以及儒学的宗教性的讨论,不仅将问题本身引向深入,更重要的是为更进一步地探讨儒家各个方面的思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和切入点.那么本文认为儒学显然并非西方式的宗教,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认儒学之具有宗教性.这里的宗教性是指儒家价值的信仰者对于宇宙的超越的本体所兴起的一种向往与敬畏之心,认为人与这种宇宙的超越本体之间存有一种共同创造而且交互渗透的关系.而我们对儒学宗教性的讨论显然不是无的放矢,儒学宗教性的发掘对于现代社会有诸多积极的启示意义,同时也对儒学自身的现代转换提供了全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33.
在20世纪上半叶儒学宗教性的讨论中,两代新儒家由于其文化攀附态度而持守两种截然相反的立场:第一代新儒家梁漱溟和熊十力主张"儒学非教"说,第二代新儒家唐君毅和牟宗三则主张"儒学是教"说。当代新儒家的文化攀附态度不仅使他们陷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藩篱,而且也使他们陷入文化民族主义的藩篱。梁漱溟的拿来主义、熊十力的"返本开新"说、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说和牟宗三的"圆实之教"说,都是其文化民族主义趋向的表征。无论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还是文化民族主义都既无助于儒学宗教性问题的讨论,也无助于中国文化或儒学的自强。文化攀附的根本问题在于"外骛",走出文化攀附的关键在于"求其放心",进行文化自省。惟有悟自,堪称觉自。惟有觉自,才能自觉。惟有自觉,才能自强。故而,文化自省实乃文化自觉的机关所在和文化自强的历史正途。  相似文献   
34.
“制度让想犯错的人犯不了错,文化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中国古代也有防止贪腐的监察制度,可以想见的是,这种监察制度一般不会比现代的民主制度更有效,然而中国古代政治社会中的贪腐现象虽不能说绝对没有,但却绝没有到当代这种肆无忌惮的地步.这就需要考察中国文化中的哪部分发挥了“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的作用.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诗性文化,中国古来是诗歌大国.这种诗性文化的背景所形成的文化的“场效应”能使许多中国古代官员因良好的、高雅的君子文化教养即使有机会犯错,而一般都能克制自己免于陷入贪腐的泥潭.然而这个伟大的文化传统被现代中国人抛弃了.  相似文献   
35.
太平天国广泛使用文书并有完备的文书制度,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书资料.拜上帝教对太平天国公文的影响也表现在对文种的改造上.在阅读大量太平天国留世公文过程中不难发现,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和前代以及同时代清朝公文文种有别的带有宗教性质的文书.所谓宗教性质的公文是以拜上帝教精神领袖天父或天兄为发布者或者收文者的公文.  相似文献   
36.
《失乐园》是17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弥尔顿的伟大作品,这部作品被定义为宗教性的史诗,它以《圣经》作为基本的结构支撑,通过形象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深刻的哲理生动地描述了撒旦与亚当夏娃之间的报复行为,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和罪恶的来源。这部史诗不仅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艺术特色,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是资本主义革命主题的生动展现。透视弥尔顿的《失乐园》,其深刻的历史性和宗教性,为读者打开了另一扇天窗。  相似文献   
37.
谚语以及俗语作为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累积出来的精髓,早已经成为各个不同民族在语言文化方面极其重要的内容。同时,宗教是一种人类社会现象,具有悠久历史、广泛分布以及影响深远的特点,它与人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在俄罗斯俗语谚语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宗教色彩是俄语俗语谚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正确的理解俄语谚语的宗教色彩,有助于对文化的深入了解,对学习语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丁托列托是19世纪威尼斯美术黄金时期伟大的画家之一。他是一位极具活力而且多产的画家,他对工作的追求有时甚至让人感到过分,但他在宽大画布上进行创作的速度又令人惊叹。他的作品装饰着威尼斯的很多建筑物.如总督宫殿和各种教堂等等。实际上,在同一座城市留下如此众多绘画的画家微乎其微。丁托列托的大多数作品拥有宗教性主题.充满着浓厚...  相似文献   
39.
清代中叶以来,甘青藏区以寺院型集镇为龙头,带动集市、街市、小市等集团式发展,寺院会集密集丛生的市场格局形成,深刻体现着其以虔诚的信仰为前提,以寺院社会中心地位为依托,以活佛的崇拜中心为感召,构成的藏传佛教寺院对人口与商业组织聚集的中心引力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0.
伊斯兰法的法理依据和法理渊源是<古兰经>、圣训、"公议"和"类比".伊斯兰法的法律基础是以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具有积极的伦理思想.伊斯兰法具有宗教性、全面性、灵活性与变通性、多样性等特点.伊斯兰法与当代社会的政治理念、维护当代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理念、规范当代社会良好经济秩序的理念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