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31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农村完小普遍存在运动场地偏小、体育器材缺乏的现象,学校所拥有的场地器材远不能满足体育工作的需要。尽管客观因素实实在在地存在,但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应努力让农村孩子真正热爱体育,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快乐,得到锻炼,得到发展。一、自强一点,争取领导的重视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者自己必须高度重视。如果体育教师面对体育教学都显出无所谓的样子,时时“放羊”或改成“自修”、甚至被文化课“占用”都坐视不管。试问能得到领导的重视吗?更何况“完小虽小五脏俱全”,全校投入涉及方方面面,如果领导看不到体育方面亮点,在有限的学校资金情况下哪还会加大投入呢?  相似文献   
192.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在整体素质上存在着不少差距。这些差距来自多方面,且大部分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这就使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比本科院校的辅导员,面对着更多的挑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辅导员同样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也付出了  相似文献   
193.
邵华 《教育艺术》2009,(9):72-73
心理环境指对人的心理发挥着实际影响的整个生活环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师生的学和教直接产生心理影响的环境因素,称为体育教学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94.
从提高“造假成本”入手遏制虚假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锋 《今传媒》2006,(4X):39-40
目前,全国新闻界都在大张旗鼓地围剿虚假新闻,但假新闻还是层出不穷。在形形色色的虚假新闻中,有些是因为客观因素或作的作风、水平等原因造成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完全是作凭空杜撰、人为制造的。他们之所以公然造假,无非都是利益驱动,名利使然。因此,加大对新闻造假的惩罚力度,提高他们的“造假成本”,不失为一种打击造假行为,遏制虚假新闻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95.
余艳青 《新闻传播》2007,(1):7-8,10
新闻传播要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是超越社会意识形态局限对新闻业的基本要求。虽然我国新闻传播管理部门不断采取措施,促使媒体坚守这一原则,但受新闻从业者和新闻工作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虚假新闻目前仍是我国新闻界这张画卷上一道不和谐的划痕。  相似文献   
196.
胡畔 《传媒观察》2007,(11):14-15
从余秋雨到易中天、于丹的走红,其间差不多正好是十年。这十年,见证了我国知识分子从开始介入电视媒介到如今让各种媒介形式"为自己所用"的全部过程。电视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和壮大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上是有  相似文献   
197.
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笔者采用文献法,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探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主观幸福感的方法,这对各高校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8.
浙江省中职学生体育认知水平及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浙江省12所中职院校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锻炼行为和影响的客观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中职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处于良好略偏下水平。在体育锻炼行为方面,参加的时间,频率,负荷等都处于良好到中等之间,而影响其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场地、器材和设施问题。并由此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9.
本文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二语学习者听力效果的因素研究状况,总结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0.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特别是遭遇袭击、抢劫、强奸等非法暴力侵害时,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抵御犯罪,惩治邪恶,有效地保护自己,就需选择合理的防卫战术手段,运用强有力的防卫技术方法,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条件和周围可调动的各种客观因素,摆脱危险,抵抗不法侵害,成功地保全自己,并将不法分子制服之。女性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掌握如下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