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28篇
科学研究   106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240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64篇
信息传播   1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体育博览》2011,(8):102-107
无论是不老骑士们的老当益壮还是《练习曲》中的温文尔雅,台湾,除了梦一般的山水风光外。更有独特的人文风情和割舍不掉的深深亲情,透过高山青.涧水蓝的记忆.要一张船票,踏上这美丽而神秘的土地。  相似文献   
172.
正南岸区是重庆市主城区,依山傍水,仰拥"山城花冠"南山,俯临滚滚长江。沐浴山水间,南岸教育在传承中创新,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孕育出了自己的韵味。  相似文献   
173.
174.
信息时代,不管学校大小,都应具备一些与媒体沟通、交流的知识和能力。我们都应作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就像柳宗元所写的“歙乃一声山水绿”,听见一声橹响,就看到了山青水碧的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175.
五泄游记     
诸暨的五泄,风景秀丽,我终于来到这里观赏那美丽的山水. 爬上笔直的陡梯,我们来到了五泄中的第五泄。第五瀑布的水流比较急。从高处冲下来的瀑布激起无数水花。升起一股水雾,令人感觉凉凉的,清风拂过一般的舒爽。“哗啦啦”的水声听起来格外美妙。过几个水中木桩,攀上阶梯,不久又到了第四瀑布。这条瀑布的水流较缓,并比上一个瀑布要窄一些。它在浓荫之中泻下,像一条长长的白绸带。  相似文献   
176.
在六朝文学研究中,主流文体由赋向诗的转变问题历来受到关注。本文以“山水”题材为切入点,通过对题材与体裁、时代文风变易之关系的辨析,论述了山水题材在六朝时期由赋入诗的基本过程,并分析了赋体对于早期山水诗在结构、用字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谢灵运山水诗创作中辞藻繁缛、结构程式化等现象的成因也有所探讨。  相似文献   
177.
戴表元生于浙东,长于浙东,对故土的山水、风俗、人情充满感情,集中体现在诗歌中对故乡山水风物的热爱、对底层劳动者命运的关注和回归故土的隐逸情怀。其笔下的故土山水,不仅仅是地域意义的山水,也是一种对心灵家园的呼唤。  相似文献   
178.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寄情山水的情结,山水之间的乐趣令人心驰神往,古代文人通过游记和山水诗歌将寄情山水的足迹流传了下来,但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背后多是被迫放弃社会责任的无奈感。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小石潭记》这一篇山水游记的佳作为例,通过分析其中山水之景描写和文人的山水情怀,在多元化的解读中实现教学创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9.
方寸田园     
琦君  张梅香 《教学随笔》2014,(Z2):32-33
<正>一位文友自美归来,与朋友们畅叙离情以后,就悄悄地回到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读书译作,静静地度过农历新年。她可说真懂得众人皆忙我独闲的诀窍。难怪另一位文友欣羡地说:"真希望什么时候也有个田园可归。但又觉得自己仍不够那份淡泊,俗愿尚多,大概没有那种福分。"玲珑的三间小屋隐藏在碧树果林之中,满眼的绿水青山,满耳  相似文献   
180.
郑艳 《教育》2014,(10):59-59
新课标对应下的当代语文教学,小雄发现:要么被模式化,充满技巧演绎的匠气:要么被媚俗化,苛求环节精美,淡化了本真;要么虚高化,不是“山水田园诗”,就是“朦胧诗”,唯独丢失了适切的“儿童诗”。浮华之后是浅薄,热闹之后是躁动,难见的是阅读教学的文化品位和简洁高效。真正的语文阅读教学既需要“入世”的锋芒,又需要“出世”的境界,其终点皈依是雕塑学生的灵魂,而不只是认知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